Live in drama,drama is life.
壯陽藥色情廣告太多故封閉留言
歡迎參觀我的賣場 ace0156bbb@gmail.com*試吃、試用、試讀歡迎邀約 痞客邦2019年年菜百萬部落客之一 痞客邦火鍋達人

こどもの日:5月5日   

今天是五月五日,從小看蠟筆小新的漫畫就知道,每到日本的兒童節,日本有兒子的家庭都會懸掛鯉魚旗,慶祝孩子的成長,查了維基才知道,鯉魚旗有象徵兒童消除厄運,克服困難,順利成長。

今天非常熱,無意間經過屏東市某條小巷就看到有戶人家在門口懸掛著兩條深藍鯉魚旗,一大一小,不過這不是應該要掛在屋頂上迎風飄揚的嗎?

當下滿想問「Why?」

但是沒人可以問啊,那戶人家是關起來的~

我現在仔細想想,為什麼不是放在屋頂上迎風飄揚,卻放在門口呢?

很有一種台式模仿日式節慶的作風,每當國慶日與跟國父孫中山、蔣中正、蔣經國有關的節日,政府機關、學校、家家戶戶一定會在門前掛國旗,可能是這樣,要慶祝日本兒童節,也把鯉魚旗懸掛在門前吧!

說難聽點就是要模仿也學不徹底,雖然模仿,但是不知道節慶為何要慶祝的由來,台灣人淺根性的文化

說好聽點也是學外國的習俗、節慶也要摻入台灣人的作法

哇,學了日本人這麼久總算學到日本人的方式:學習外國的優點,卻不放棄自己傳統文化。

我最近參加的婚宴又是融合西式和台式酒席的特點,男女方都是台灣人,這是餐廳與婚禮規畫的合作,非常......嗯,喜宴都像一場秀,前半部是西式,後半部是台灣人要用塑膠袋把吃不完的菜尾帶回家,婚宴上的特點通通非常正常的出現!

 

看到鯉魚旗就想到今天是五月五日~

原來鯉魚旗是出自中國「望子成龍」、「鯉躍龍門」的傳說。

鯉魚躍龍門等於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許小孩的未來前途似錦,為自己、家族掙出一口氣。

不難想像天天都是「保護受教權」、「體罰」天天亂七八糟的新聞轟炸,以後的學生就是怪獸學生,囧~

別再讓小學生看新聞了,新聞把悲劇無限誇張娛樂化,新聞不會給人什麼正確價值觀念,判斷力不足的兒童就只是有樣學樣,有人都敢這樣做了,為什麼我也不能這樣做?

 

把每天強調「受教權」、「老師被嚴懲」、「體罰」等新聞蒐羅起來,保證可以寫出驚駭世界的小說!

雖然現在物質和生活都豐富,沒有飢餓、戰亂等威脅,兒童卻還是過著不知道是不是快樂的日子,

痛苦的人倒是被壓力逼著、趕著活過一天又一天的家長、老師、學生~

壓力和痛苦是一起咬住不放的循環圈,鍊住家長、師生~


 

我應該要畫台日友好的圖,因為女校的日本校友既使年過七十,校慶都還會遠從日本趕回來台灣屏東,踏上高中母校來緬懷青春少艾的純真時光。


生長在屏東縣這樣傳統、寂靜的國境之南,就像海角七號一樣,日化很深的農業縣,屏東縣包含四大族群(客家、閩南、外省眷村、原住民),所以每個地方都有一些不一樣的特色與歷史,不少老人都會說日語,然而他們的性格也像順服、安靜、忍耐吃苦的阿信,接受戰爭的轟炸,從無到有的歷史變遷,對於日本是抱懷著敬佩、羨慕、複雜的情緒。雖然殖民者的神社早就拆得一乾二淨,仍有部分重建的日式建築物,有些神社改建為公園,有些建築物挪為政府辦公室、美術館。

不過日化的程度不如東北長春,台灣是社會變遷非常快速的,年輕人早就不再理會二戰以前那套日本思維,18歲以前還可以被傳統觀念的祖父母掌控,隔代教養(父母忙於工作賺錢,祖父母留在家中監看照顧孫子女),祖父權威最大的觀念,等到再過十年、二十年,七旬以上的老人離世,時代的活躍者是選擇要走自己的路的,日本目前也面臨亂象的困境,壞的地方倒是學得很快,走不出困境的最大原因就是,「官僚不知變通」「堅守舊觀念」

祖父母是親日派

父母(嬰兒潮世代)是厭日派

年輕人(1960~)是哈日派

好好思考每個人究竟要過著怎麼樣的人生,如今任性的每個人再也不想跟著群體去盲從傳統文化;搞懂自己有沒有比別國有更強的特點;說不定就是把台灣南部規劃為給日本老人養老用的村子,日本人總是聚集一起才認為有安心感,雖然台日友好,但是看得出來彼此的差距很大,我們只能找出交流的共同點一起和諧的相處;

南部確實包含台灣發展變遷歷史、四大族群文化與建築,趁全球化沒有把這些文化毀滅之前,行銷淺根式台灣特點文化給外國人看,總之,拿出別國沒有的特點展現給外國人看就對了。

台灣的公務人員常常去世界各國參觀、採訪,亞洲哪個新興國家的經濟狀況一好起來,就興沖沖的自認未來就是下一個新加坡,悲觀的看法就是下一個菲律賓,事實上和中華民國政治體制最像的就是南韓,一樣受過日本殖民,一樣經歷軍事獨裁政權統治,島國人民的個性真的南轅北轍,半島人民性格強悍不服輸,以前還有中學生在火車上打起架來,引發抗日事件「三一事件」,根本不理「內鮮一體」(日本與朝鮮)的愚民宣傳口號;愈悶熱愈南方的島嶼,人民是單純的樂天知命、逆來順受。

淺根式文化也是我們所擁有的,台灣人和日本人是這麼的相似,也有排外的島國人民性格,淺根式文化所重建出歷史遺跡,如果不是很了解過去的歷史,就算看到了,也不痛不癢,我們現在又不活在那個時代,和現在忙碌奔波的我們究竟有什麼關係?

雖然盡可能全盤知悉日本,我覺得日本文化有我所厭惡、不了解且永遠不能變成日本人一樣去接受的地方,也有值得學習的特點,家鄉豐沛的歷史與日語學習資源、日本影視、日文翻譯小說我是接觸很多,不過本性不合,18歲前還可以在師長父母的管轄範圍內,盡到發奮向學的好學生之本分,18歲後就是超越過去,擷取世界各國文化的優點,全球化帶來急需突破困境的創新性思考,真的很多事情是轉個方向去思考,就能找出解決之道,最怕就是不願改變,硬要往一條死路的磚牆猛力撞上去!

我完全不建議女生學日本的阿信這套,只會慣出柔弱的男人, 阿信就是舊時代的小人物,專門給經歷過日治時代的老人觀賞的痛哭流涕,被時代折磨的苦命和悲哀,就用戲劇和眼淚來轉移、宣洩許常德還說了咧,阿信是拍來洗腦、毒害日本女人的戲劇,這套還拿來用在現代就害人害己,戒慎!

 屏東女中建校七十多年,早年歷經日據時代,學生多是有聲望與財富的台灣人和日本人,女校的學歷在男權社會不是升學做大人物,而是保證嫁入富有家庭的資歷,校園內有重建日式教員宿舍,只可遠觀,不能進去參觀,不被開放參觀的紀念屋,就連在校學生也絕少有機會進去紀念屋參觀。為了安全,女校平常嚴禁閒雜人等任意進出,但是一遇園遊會、大學考試的試場就會開放給大眾入校,有機會來到雨豆樹下的校園,位於校園一角的遺址可以去參觀一覽。 

很久以前去拍的時候有被嚇到,本來是破敗到和鬼屋有得比,重建為遺址,有種不知今日是何夕的虛幻感!

嘖嘖,有時會忍不住猜想裡面到底是什麼樣子?

屋子中間挖一個正方形的坑,吊起燒鍋?

悶熱的島國之南,屋子裡鋪上榻榻米的地板嗎?


148a1427d934bc.jpg  148a145428929b.jpg  148a1458638a26.jpg  148a145e9b7e04.jpg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Lügen haben kurze Beine.  謊言易穿幫

Die Lüge謊言       kurz短的  Bein

 

Supermarkt 超級市場

Marmelade, Honig, Salat, Butter, Eier/Ei, Orangesaft, Milch, Brot

果醬、蜂蜜、沙拉、奶油、蛋、橘子汁、牛奶、麵包

 

Schreibwarenladen 文具店

Bleistift, Kugelschreiber, Zeitung, Papier, Uhu, Heft, Radierkummi  Kaukummi

鉛筆、原子筆、報紙、紙、黏膠、筆記本、橡皮擦

 

Bäckerei 麵包店

Brot, Brötchen, Kuchen, Milch, Butter, Keks

麵包、小麵包、蛋糕、牛奶、奶油、餅乾

 

 

 

情境對話

1.Gast  客人

Essen gehen  去吃飯

ins Caf’e gehen 去咖啡廳

zum Restrauant gehen 去餐館

Wie gehen wir hin/ zum Restrauant/ zum Essen?

我們要怎麼去/去餐館/去吃飯?

Wir können mit Taxi/U-Bahn/Zug/Bus fahren.

我們可以搭計程車/地鐵/火車/公車去

Wir können zu Fuβ gehen.  Fuβball   Fuβballplatz

我們可以走路去

 

Speisekarte lesen 看菜單

Was gibt es auf der Speisekarte?

菜單上有什麼?

Was kostet eine Tasse Kaffee?

一杯咖啡多少錢?

Wie teuer ist eine Tasse Tee?

一杯茶多貴?

 

bestellen 訂東西

Ich möchte...... bestellen. 我想訂.....

Ich hätte gern....我想要...

Ich nehme 我要...

 

Wie schmeckt ? 

好吃嗎?吃起來怎樣?

Wie schmeckt dir der Kuchen?

蛋糕好吃嗎?

Der Kuchen schmeckt mir gut.

蛋糕很好吃

Ist der Kuchen gut/lecker?

蛋糕好吃/可口嗎?

Der Kuchen ist nicht gut/ nicht besonders/ schlect/super

蛋糕不好/不怎樣/很糟/非常好

 

bezahlen結帳/付錢

Können wir bitte bezahlen?

我們可以付錢嗎?

Wir hätte gern bezahlen./Wir möchte bezahlen.

我們想付錢

Wir zahlen zusammen/ getrennt.

我們一起/分開付

Stimm so.

就樣就對了

 

2.Kellnerin/Kellner 服務生

Wenn der Gast kommt. 當客人來的時候....

Wie viele Person, bitte?  請問有幾個人?

Bitte nehmen Sie Platz. 請坐

Hier ist die Speisekarte bitte. 這是菜單

 

 

Bestellen 訂餐點時

Was nehmen Sie? 請問您要點什麼?

Was hätten Sie gern? 請問您想點什麼?

Was möchten Sie bestellen?您要訂什麼?

 

 

Das Essen ist fertig...當餐點好了...

Hier ist Ihre Speise/ Getränke/ IhrKuchen. 這是您定的.....

Guten Appetit. 祝您有個好胃口

 

bezahlen付帳

Zusammen oder getrennt?一起還是分開算?

Zahlen Sie zusammen oder getrennt?您要分開還是一起付?

Das macht 28 Euro zusammen./ Das macht zusammen 28 Euro

總共28歐元

Vielen Dank, und zwei Euro zurück.

謝謝,找您2歐元

Vielen Dank! Auf Wiedersehen.

謝謝您,再見

Ich wunsche Ihnen noch einen schönen Tag/Abend.

祝您有個美好的一天/晚上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人最常批評女人:「妳懂什麼?」.......... 


港星陳寶蓮自殺身亡,遺書中留下一句話:「我需要能哄我、愛我、寵我的男人」,她知道現實生活裡這樣的男人根本不存在,所以她選擇死亡。 


有位女網友說:「看看身邊大多數的女生,作業丟給男友寫,東西丟給男友拿,沒錢跟男友要,上下課有男友接送...,相比較之下,如果那是談戀愛的目的,那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談戀愛?」。 


我的女性朋友也是如此,下班等男朋友開車來接,美其名叫做「公車」,其實她們根本自己就會開車。她們常常說:「幹麻不好好利用男人一下,等到人老珠黃誰裡我呀!」,有些已婚婦女也振振有詞:「家人本來就該分工合作,為什麼我要什麼都會?即使會做的事也要假裝不會,免得老公什麼都不做」。 


作家吳若權在一篇文章裡談到兩性問題,他說:「對男人來說,愛情最好是方便麵,省事就好。也許,哪天吃上癮了,也不介意拿來當作主食,加點青蔥、打個蛋花,不輸給拉麵館料理出來的美食。」,其實,男人最怕女人的依賴。 


女人呢?女人也是?方便就好。對大多數女人來說,依賴的感覺真好,上下班有人接送,東西有人提,買菜有人陪,下廚的時候有人幫忙,飯後有人洗碗,最好不用出去上班,有錢可以任意花費,反正麻煩事都有人接手,當個悠閒的少奶奶。 


許多女人夢想嫁入豪門,目的不過是依賴而已。依賴對女人的感覺就是幸福,這種感覺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它是一種Feeling、一種Enjoy,自己感到被幸福包圍。 



吳若權也提到一句很重要的話:『很多人搞不清楚,愛情為什麼從方便變成隨便,其實方便和隨便之間,有一條很清楚的界線,那就是---「尊重」』。懂得尊重彼此,幸福才能長久如新。女人給男人方便,最後男人就會隨便,男人給女人方便,女人也會變得很隨便。女人憑什麼讓男人尊重?仔細想想,真的沒有,除了依賴,女人真的什麼都沒有男人最常批評女人:「妳懂什麼?」。 


女人為什麼總是覺得如此無助和依賴,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師長、父兄都不能給女性具體的回答,問題的癥結在這個社會對兩性教育的制式化,總是警告女人外面的世界很危險,卻從不告訴女人如何化險為夷,總是要求女性小鳥依人,卻從不指導女人如何謀生、如何理財、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女人完全學不到求生的本領。 


一位最近很走紅的基因色彩專家說:「脫掉灰暗僵硬的戰袍,女強人啊!可別贏了事業卻輸掉愛情和健康。女人是否已不再是弱者,內心沒有缺憾了嗎?或者不是弱者那又如何?」,顯然,這位男性專家在暗示女人,做個弱者會比強者更幸福,他忘了告訴女人,男人一樣瞧不起無能的女人。男人總是把自己不屑做、嫌麻煩、沒成就感的事丟給女人做,卻回過頭來鄙視女人,女人落入這個陷阱而不自知。 


有一項調查顯示,台灣男人娶外籍新娘達十萬人以上,其中越南新娘超過八萬人,理由是他們覺得台灣女人越來越難掌控,外籍新娘比較「聽話」。最近越南在台辦事處舉辦一項越南新娘適應在台生活的免費講習會,結果只有十七人到場,講習會被迫停辦,事後調查原因,原來是台灣老公不准越南老婆去上課,害怕老婆會「學壞」。 


父權社會已經實施數千年,男性社會自有一套的遊戲規則,女人無力感的根源在於不了解如何投入男性的遊戲規則,甚至根本不知道有這種規則存在,女人只是一廂情願的運用自己的方法,遇到挫折才開始怨天尤人,個性成熟一點的女人才會思考如何獨立。 


在兩性關係裡,男人用情於面子,女人用情於兒女情懷,男人甘冒風險賺錢,女人卻不願學習承擔風險。男人受苦一時,女人卻忍受一世,因為女人要得太多,割捨不了,所以必須忍受一世。 


女人是不是應該在期待世界改變之前,先學習改變自己,除了經濟獨立以外,還要學會精神獨立,女人最可靠的朋友還是「自己」。

轉貼: 男人女人 facebook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灰姑娘情結

恐怖的書....我看了好久好久,冷汗直流,恐懼從背後緊緊蔓延爬升,恐怖在於舉出例證和諸多症狀,恐怖在於社會時代的變遷讓人造成心理上的衝擊、身體上出現壓力後遺症的病狀,指出文化、社會、兩性關係上的不平等,文化造成每個國家的女人多少都有「灰姑娘情結」,小女孩本來智力、體力都發育的比同齡男孩還快,這些男孩卻早就知道怎麼使喚「未來的母親」做婦女會張羅食物的勞務!

幾周前看到這書名是嗤之以鼻,也沒興趣拿起來閱讀,童話故事我可是耳熟能詳,我對灰姑娘沒有什麼特別看法,對婚後婦女的重挫萬難的「野天鵝」、「藍鬍子」、「看鵝的姑娘」,追求自由的「長髮公主」倒是印象深刻,嗯....原來這是要努力打敗的恐懼:「約拿情結」(渴望成功又害怕成功),受限自己在人生上的成長竟然是自己!

一旦當自己變成這種遇到挫折就畏縮、放棄一切的人,想說找個避風港,當初的雄心壯志都變成空談,此時必定要二話不說,先打醒自己,眼前如果有什麼心理上的挫折,先找出問題的癥結來徹底解決,再繼續工作,自問我的夢想完成了嗎?自我人格的成長怎麼可以被這些恐懼的障礙物打敗?


沒了工作,沒了努力,喪失自我,傳統賢妻良母不是我的畢生幸福和心願,永遠要成為工作狂!


書中有不少震驚的心理情緒症狀和標語,也指出1970年~現在的美國婦女大部分從事低階高度勞力的工作、家庭主婦,有太多女孩被愛情沖昏頭,放棄大好未來,甘心當賢妻良母,被抓來養在玻璃罐的昆蟲怎麼可能改變男人的居家生活?男人不想改變,結婚只是從單身變成已婚,通常都是女人去配合男人來改變!

 

--過分專心於家務事的危險性。

--在這種狂熱中──女性如此忙碌以致忘記了自己的存在。事實上,家事是非常鎖碎、永無止盡的工作,可以使女性成為泯滅自我的施受虐狂。

--婦女年齡愈大,依賴性愈強。

為了拯救自己,我把標語修改成正面的積極標語,
照片 016.jpg照片 017.jpg照片 018.jpg  

為了避免以後變成最不想變成的女人,先記錄下來,如果未來不幸變成這樣,先給自己重重打幾巴掌,打醒了再說!

女人一定要

「拯救自己」

「面對挫折」

「正面迎擊挑戰」

「永不茫然」

「從不/停止盲目的奉獻」

「豐富的工作經驗」

「不要害怕任何考試」

「選擇男性密集的職業(意即不要選護士、教師、清潔工這類低薪高度勞累的簡單工作,退休金太低且多是女性密集的職業,美國是低薪、退休金就少,通常丈夫比妻子早死幾年,妻子變成貧困潦倒的孀婦)」

「絕不在男同事面前訴苦抱怨」

「追求金錢、權力、自由(包含思想、行為、心靈上等等)」

事實上我覺得最可怕的是被討厭的人嫌惡、看不起,

打敗毒言毒語是激勵自己成長的動力,難聽的話時時刻刻痛刺著自己還處在脆弱、平凡的局勢,要怎麼在父權社會爭取到渴望的地位、權勢、頭銜,很簡單,模仿既得利益者,超越他們。

很快的女人就會發現其實擁有父權社會認可的特質,一點也不困難。

推薦閱讀:

爸媽很囧的灰姑娘情結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The Gender Knot: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飢餓遊戲

歷年來我看過最刺激精彩的翻譯小說!宛如為打破貧窮壓迫的美式「大逃殺」戰爭,活生生的諷刺2000年後的美國弱勢社會,集真實、奇幻、冒險、親情、愛情、掙扎的通俗精彩小說!

【活動時間】 

2011.03.15(二)~2011.05.02(一)PM24:00止。

 

【參加辦法】

1.請先加入金石堂「悅讀幫」為朋友。http://suwen0601.pixnet.net/blog

2.請在你個人社群平台(Blog、Facebook、plurk,擇一分享即可)上發表:「《我愛小說展》推文送贈書活動~大家趕快來參加(這句請連結到小說展活動頁)」。

3.請至「金石堂網路書店挑選一本書,撰寫「推文」分享(字數50-140字,審核通過後,您的推薦內容將在送出後的5~7個工作日之內,被刊登在網站上),經過審合之後,請將分享內容貼回本活動頁留言版。

4.請將你的步驟(2)~(3)的分享頁面網址貼回至「《我愛小說展》推文送贈書活動」本活動頁面留言版處(要讓小編看到你確實有做分享喔)。

5.完成上述步驟者,不只可以集點兌換E-coupon,還有機會獲得2011年最hito小說乙本。

【活動獎品】 

2011年最hito小說乙本(包括《齒輪之心》《茱麗葉》《神藥》《謎樣的雙眼》《獵殺第四行者》《天神實習生》《書探的法則》《閃電男孩的輝煌年代》《壞種》《巧克力情人》《擊劍大師》《美麗的惡意》《失去你以後》《最後的擁抱》《奇人館裡的活骷髏》),名額共15名(隨機送出)。

得獎公佈 

主辦單位將於5/5(四)前抽出幸運得主,並在金石堂悅讀幫公佈得獎名單。獎品將於5/10(二)統一寄出。

 

【注意事項】

1.您的推文若違反以下條款,您的推薦內容將不被接受,並且不被刊登在網站上:

(1)不到50字或是重覆貼上無意義文字達最低限制字數者

(2)禁止提供任何網址連結、電話、e-mail等廣告、銷售行為或個人隱私資料

(3)請勿出現謾罵、惡意中傷、猥褻的字眼

(4)發表與該書內容不相關的言論

(5)重複投稿或抄襲書的簡介或內容當作推薦內容送出

(6)轉述未經證實,針對公司、團體或個人的謠言

2.留言之所有法律責任均由參加者自行承擔,如有違法或侵權之虞時,主辦單位有權逕予刪除留言,並取消得獎資格。

3. 本次活動僅限居住於台、澎、金、馬地區的朋友參加。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本週成語

Morgen, morgen, nur nicht heute, sagen alle faulen Leute.

nur只有/只是   heute 今天  sagen   faul懶惰  alle所有的  Leute(複數)  

懶人才會把明天再說吧掛在嘴上

 

49/1

Wie lange ich schon in Freiburg bin? Ich wohne und studiere schon 2 Jahre hier. Meine Wohnung ist klein, aber ich bin zufrieden. Also, ich habe zum Beispiel eben keinen Fernseher, aber das macht nichts, dafür habe ich ein Telefon, ich telefoniere doch so gern. Einen Computer habe ich auch, wie fast alle Studenten. Den Compter  brauche ich unbedingt für mein Studium. Für mein Studium brauche ich auch viele Bücher. Ich lese viele Bücher, das macht ich gern.

Nun gut, ein Auto habe ich nicht. Aber in Freiburg brauche ich auch kein Auto. Ich frahre Fahrrad.

請仿照這篇文章描述你的房間

 

50/1

 

der Käse   乳酪

die Wurst   香腸

der Apfelsaft  蘋果汁

das Mineralwasser  礦泉水

der Kuchen  蛋糕

das Sandwich  三明治

die Tasse Kaffee 一杯咖啡

die Milch  牛奶

der Zucker

50/2

 

das Wetter   天氣

eine gute Idee  好點子/好主意

bestellen      訂貨、點餐

sofort/gleich    立即   

bitte schön    請(說)

etwas       一些

ein Stück    一塊

Obstkuchen   水果蛋糕

eine Tasse Kaffee 一杯咖啡

Dame 女士(尊稱)       

Frau(太太)& Herr(先生)加在姓氏前面

Ich hätte gern....

ein Glas Apfelsaft

 

eine Flasche Mineralwasser.

 

 

53/4  助動詞的變化

             can          must     would like     like    

原形動詞    können       müssen      möchte    mögen

       ich   kann         muss        möchte     mag

       du   kannst        musst       möchtest    magst

   er/sie/es   kann         muss       möchte       mag

       wir   können      müssen      möchten     mögen

       ihr   könnt        müsst       möchtet      mögt

    sie/Sie   können       müssen     möchten      mögen

  Sollen   ich soll, du sollst, er/sie/es soll, wir sollen, ihr sollt, sie/Sie sollen

  (should)

   Werden  ich werde, du wirst, er wird, wir werden, ihr werdet, sie/Sie werden

(will/shall/be )

 

有助動詞的句子

Ich mache mit. möchte)->

Ich möchte gern mitmachen.

Das Kino fängt um 7 Uhr an. müssen)->

Das Kino muss um 7 Uhr anfangen.

   Er fährt Taxi. können)->

Er kann Taxi fahren.

Ich bin um 5 Uhr da. müssen)->

Ich muss um 5 Uhr da sein.

Du füllst das Formular aus. können)->

Du kannst das Formular ausfüllen

Wir gehen an der Seite.sollen)->

Wir sollen an der Seite gehen.

   Das Casting beginnt. können)->

Das Casting kann  beginnen.

Ich weiβ nicht viel. werden)->

Ich werde nicht viel wissen.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r Apfel fällt nicht weit vom Stamm. 有其父必有其子

der Apfel蘋果  fallen 掉落 das Stamm 樹幹

 

**以前學過之疑問辭 wer, wen, was,wo,wohin, woher, wie, warum 

新增的疑問辭   wen

wer 誰(主詞) wen 誰(直接受詞)

Wer ist der Mann?    Wen liebst du?   Wer liebt dich

那男人是誰?          你愛誰?

 

was 什麼(主詞、受詞)

Was ist dein Vater von Beruf?   Was ist dein Hobby?   Was kaufst du?

你父親的職業是什麼?         你的嗜好是什麼?   你買什麼?

 

49/1

die Wohnung 公寓

das Zimmer 房間

der Stuhl 椅子

der Tisch 桌子

das Buch die Bücher

der Computer 電腦

die Lampe

das Telefon/das Handy 電話/手機

das Radio 收音機

der Fernseher 電視

 

49/1

 

 

直接受詞否定(否定名詞請記得使用不定冠詞)

Ich kaufe keinen Fernseher. 我沒買電視

Ich habe keine Schwester. 我沒有姐妹

Er braucht kein Fahrrad. 他不需要腳踏車

Peter hat keinen Vater mehr. Peter沒有父親了

 

Hast du ein Auto?  Nein, ich habe kein Auto./ Nein, ich brauche kein Auto.

你有車嗎?  沒有,我沒車/沒有,我不需要車.

Möchten Sie einen Hund haben?  Nein, ich brauche keinen Hund.

您想要一隻狗嗎?         不要,我不需要狗.

Möchten Sie den Hund haben?  Nein, ich brauche den Hund nicht.

您想要這隻狗嗎?         不要,我不需這隻狗.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本週成語

Wie die Arbeit, so der Lohn.    Lohn薪水、報酬

一分努力,一分報酬

 

46/1

das Münster (主教/修道院的)教堂     die Kirche  教堂

der Münsterplatz  教堂前廣場

der Souvenirladen   紀念品店

der Marktstand   市場攤位

der Nachmittag  下午   Samstagnachmittag 星期六下午

verkaufen    <-> kaufen 

lernen 學習

der Mensch ->複數    die Menschen

die Kellnerin   女侍/女服務生  der Kellner, Ober 男服務生

das Sandwich 三明治

das Bier  啤酒

der Münsterturm 教堂尖塔

das Souvenir,-s  紀念品

der Stadtplan 城市地圖

zufrieden 滿意的

endlich  終於

beobachten 觀察

 

47/5  Was gibt es in Freiburg.  佛來堡有什麼?

Fuβballplatz  足球場 

Kaufhäuser  百貨公司

Bahnhof    火車站

Souvenirladen  紀念品店

Münsterplatz  教堂廣場

Es gibt einen Fuβballplatz, einen Bahnhof, einen Souvenirladen und viele Kaufhäuser in Freiburg.......... viel Geld

 

主詞(Subjekt)和直接受詞(Akkusativ

der-> den   die->die     das->das

Ein-> einen  eine->eine   ein->ein

Kein->keinen   keine->keine   kein->kein

mein->meinen   meine->meine  mein->mein

 

 

主詞

主詞複數

 

直接受詞 

直接受詞複數

定冠詞

der Mann

die Männer

 

den Mann

die Männer

不定冠詞

ein Mann

--- Männer

 

einen Mann

--- Männer

不定否定

kein Mann

keine Männer

 

keinen Mann

keine Männer

所有格

mein Mann

meine Männer

 

meinen Mann

meine Männer

 

 

 

 

 

 

定冠詞

die Frau         

die Frauen

 

die Frau

die Frauen

不定冠詞

eine Frau

--- Frauen

 

eine Frau

--- Frauen

不定否定

keine Frau

keine Frauen

 

keine Frau

keine Frauen

所有格

meine Frau

meine Frauen

 

meine Frau

meine Frauen

 

 

 

 

 

 

定冠詞

das Kind         

die Kinder

 

das Kind

die Kinder

不定冠詞

ein Kind

--- Kinder

 

ein Kind

--- Kinder

不定否定

kein Kind

keine Kinder

 

kein Kind

keine Kinder

所有格

mein Kind

meine Kinder

 

mein Kind

meine Kinder

 

例句:

Der Mann ist mein Lehrer(老師).    Ich kenne den Mann. 我認識那個男人

Ein Mann kommt aus Peking.          Timo fotografiert einen Mann. Timo照一個男人

Kein Mann ist klein 沒有男人個子小   Es gibt keinen Mann hier. 這裡沒有男人

Mein Mann kommt aus Japan.          Maria sieht meinen Mann. Maria看到我先生

Mein Kind ist 11 Jahre alt.             Peter liebt mein Kind. 彼得喜歡我的孩子.

Eine Katze ist grau.有隻貓是灰色的.    Pia kauft die Katze. Pia買那隻貓.

 

 

作業

P131/3 a)請圈出主詞   b)請圈出受詞

P132/4 a)請填不定冠詞   b)請填定冠詞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劇情簡介:二次大戰結束後,妮娜以一己之力在法國鄉間成立了「妮娜之家」,收容那些戰火下的孤兒。她為了所有孩子的生計辛苦奔波,以提供這些小孩安定的生活,讓他們得以學習與成長。然而當猶太孤兒從德國被送到這裡時,原本在妮娜之家的孩子們卻無法與這群同樣遭遇戰火摧殘的孩子相處,他們水火不容,衝突不斷。妮娜費盡一切努力讓孩子們學習如何以愛與包容和平共處。最後,他們終於學會尊重彼此,在不同背景中取得和諧、建立彼此相繫的信念、以及共同面對未來的希望和勇氣。

 

妮娜之家

劫難之後,你選擇原諒敵人,從劫難後重新開始屬於自己的人生?


還是被命運緊緊的鎖在集中營裡的痛苦回憶,自殘自己的身體,活的行屍走肉,痛苦不堪,活著卻像死了一般,虛耗人生,心靈上的煉獄,等待死亡?

敵人仇恨著你,敵人恨不得你早日消失於世界,敵人最大的快樂就是看到你過著生不如死,或是根本不應該活著,

有句話說:「最好的報復就是過著比仇人更好更快樂的生活。」

太有道理了!! 自殘自己,過得生不如死,更讓敵人開心痛快,去做敵人最恨的事情,報復性最強最痛快,殺傷力最低,效益又最高的方式是讓自己過得順心快樂!但是,從心理的創傷復原是如此的艱難,烙印在心底的恐懼常常跑出來綁架受難者的人生,若要克服,必須靠強大的意志及永遠樂觀積極正向的思考、生活態度!

那段劫難造成無法以暴力反抗惡勢力的猶太人,逐漸死去,生還者也陷入難以復原的精神創傷,選擇以自殘、重複的自虐手段傷害自己來遺忘並逃避創傷;起先,「少數挾持多數」的集中營少年們,來到妮娜之家這所孤兒院,是帶著一副搶劫、任性、霸道的姿態來喧賓奪主.....

原來悲傷的鋼琴樂曲可以讓兩方敵對者停止戰爭,彈琴的少年說:「不要再有戰爭了!」;


原來飼養動物,照顧動物,可以讓精神受創的少年逐漸拾起說話的能力。

就算朝夕相處,用餐時這些「新來的」遲遲不肯融入環境,和妮娜之家的孤兒們建立友情,不加入他們的遊戲等任何活動,更處處看不慣孤兒院、不尊重別人的生活,貿然打擾別人的生活...

想要融入環境,起先得拋下過去的包袱,主動和新環境建立起有共通點的特點,比如說有一起玩遊戲、游泳的機會及運動;之前他們在集中營的習性都看得出來,也沒有改變多少,時常和人起衝突,當面批評女孩的穿著不像猶太人,也抗議別人的曬衣服方式有礙觀瞻,尊重跑去哪裡了?以受害者最大的態度干涉別人的生活,難怪會在新環境引發不諒解和漠視的衝突,

好不容易從苦海脫離了,

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每一天活得更比昨天快樂,

更有意義,屬於自己最好的人生!  

若挫折是人生的禮物,它是讓人們了解到,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去做更讓自己快樂愜意的事情!

最後所有的孩子都獨立並離開孤兒院,到法國、美國、以色列等各地發展自己的事業和家庭,妮娜就像一個永遠給孩子溫暖、信心的母親,支持受創的孩子戰勝生命的不公平,當然,她也有努力讓這些不肯同化、不肯拓展交友圈的新來者和大家有共同相處的機會,也是有依然故我的反抗者,最後,順其自然,從這部片裡觀眾能夠發現到人生的意義.....以更加快樂的心態面對人生!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用了18年,才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

作者: 麥子

我的白領朋友們,如果我是一個初中沒畢業就來滬打工的民工,你會和我坐在starbucks一起喝咖啡嗎?不會,肯定不會。比較我們的成長歷程,你會發現為了一些在你看來唾手可得的東西,我卻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從我出生的一刻起,我的身份就與你有了天壤之別,因為我只能報農村戶口,而你是城市戶口。如果我長大以後一直保持農村戶口,那麼我就無法在城市中找到一份正式工作,無法享受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甚至連選舉權都不如你們多。

你可能會問我:為什麼非要到城市來?農村不很好嗎?空氣新鮮,又不像城市這麼擁擠。可是農村沒有好的醫療條件,這次sars好像讓大家一夜之間發現農村的醫療保健體系竟然如此落後;物質供應也不豐富,因為農民掙的錢少,貴一點的東西就買不起,所以商販也不會進太多貨。

農民沒有職業發展規劃,因為農民不是一個職業,而是一個類似種族一樣的天生的階層。農民沒有自我實現的滿足感,因為絕大多數人還在為基本的生存而奮鬥,春節聯歡晚會中買得起等離子彩電的農民畢竟是個別現象。

於是我要進城,而且要擺脫我的農民身份,我要通過自己的奮鬥獲得你生下來就擁有的大城市戶口,考學是我跳出農門唯一的機會。我要刻苦學習,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學,我在獨木橋上奮勇搏殺,眼看著周圍的同學一批批落馬,前面的道路越來越窄,我這個佼佼者心裡不知是喜是憂。

激烈的競爭讓我不敢疏忽,除了學習功課,我無暇去顧及業餘愛好,學校也沒有這些發展個人特長的課程,進入高中的第一天起,校長就告訴我們這三年只有一個目標高考。於是我披星戴月,早上530起床,晚上1100睡覺,就連中秋節的晚上,我還在路燈下背政治。

而你的升學壓力要小得多,競爭不是那麼激烈,功課也不是很沉重,你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去發展個人愛好,去讀課外讀物,去球場揮汗如雨,去野外享受藍天白雲。如果你不想那麼辛苦去參加高考,只要成績不是最差的,你可以在高三時容易地獲得保送名額,哪怕成績最差,也會被進一所本地三流大學,而那所三流大學我可能也要考到很高的分數才能進去,因為按地區分配的名額中留給上海本地的名額太多了。

我們的考卷不一樣,如果考卷一樣我們的分數線就不一樣,但是當我們都獲得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所交的學費是一樣的。每人每年6000元,四年下來光學費就要24千元,再加上住宿費每人每年1500元,還有書本教材費每年1000元、生活費每年4000元(只吃學校食堂),四年總共5萬元。

2003年上海某大學以新建的松江校區環境優良為由,將學費提高到每人每年1萬元,這就意味著僅學費一項四年就要4萬元,再加上其他費用,總共66千元。66千元對於一個上海城市家庭來說也許算不上沉重的負擔,可是對於一個農村的家庭,這簡直是一輩子的積蓄。 由於剪刀差、地少人多不成規模經濟等眾多原因,農業仍然是不賺錢的行業。我的家鄉在東部沿海開放省份,是一個農業大省,相比西部內陸省份應該說經濟水準還算比較好。可是現在的農產品收購價太便宜了,除去各種農業種植成本和名目繁多的稅費,一年辛苦勞作剩不了幾個錢。以供養兩個孩子的四口之家為例,除去各種日常必需開支,一個家庭每年最多積蓄3000元,那麼66千元上大學的費用意味著22年的積蓄!前提是任何一個家庭成員都不能生大病,而且另一個孩子無論學習成績多麼優秀,都必須剝奪他上大學的權利,因為家裡只能提供這麼多錢。我屬於比較幸運的,東拼西湊加上助學貸款終於交齊了第一年的學費,看著那些握著錄取通知書愁苦不堪全家幾近絕望的同學,我的心中真的不是滋味。教育產業化時代的大學招收的不僅是成績優秀的同學,而且還要有富裕的家長。

我終於可以如願以償地在大學校園裡汲取知識的養分!努力學習獲得獎學金,假期打工掙點生活費,我實在不忍心多拿父母一分錢,那每一分錢都是一滴汗珠掉在地上摔成八瓣掙來的血汗錢啊!

來到上海這個大都市,我發現與我的同學相比我真是土得掉渣。我不會作畫,不會演奏樂器,不認識港臺明星,沒看過武俠小說,不認得mp3,不知道什麼是walkman,為了弄明白行銷管理課上講的倉儲式超市的概念,我在麥德隆好奇地看了一天,我從來沒見過如此豐富的商品。

我沒摸過電腦,為此我花了半年時間泡在學校機房裡學習你在中學裡就學會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我的英語是聾子英語、啞巴英語,我的發音中國人和外國人都聽不懂,這也不能怪我,我們家鄉沒有外教,老師自己都讀不准,怎麼可能教會學生如何正確發音?基礎沒打好,我只能再花一年時間矯正我的發音。   我真的很羡慕大城市的同學多才多藝,知識面這麼廣,而我只會讀書,我的學生時代只有學習、考試、升學,因為只有考上大學,我才能來到你們中間,才能與你們一起學習,所有的一切都必須服從這個目標。

我可以忍受城市同學的嘲笑,可以幾個星期不吃一份葷菜,可以週六周日全天泡在圖書館和自習室,可以在週末自習回來的路上羡慕地看著校園舞廳裡的成雙成對,可以在寂寞無聊的深夜在操場上一圈圈地奔跑……我想有一天我畢業的時候,我能在這個大都市掙一份工資的時候,我會和你這個生長在都市里的同齡人一樣做一個上海公民,而我的父母也會為我驕傲,因為他們的孩子在大上海工作!  終於畢業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辛辛苦苦讀出來的大學文憑,竟然很難找到工作,在上海工作難找,回到家鄉更沒有什麼就業機會。能幸運地在上海找到工作的應屆本科生只有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資水準,也許你認為這點錢應該夠你零花的了,可是對我來說,我還要租房,還要交水電煤電話費還要還助學貸款,還想給家裡寄點錢讓弟妹繼續讀書,剩下的錢只夠我每頓吃蓋澆飯,我還是不能與你坐在starbucks一起喝咖啡!

現在輿論號召我們大學生創業,真不明白我們這些既沒錢也沒經驗的剛畢業的學生有什麼資本去創業,為什麼那些人浮於事卻能旱澇保收的單位裡的職工不去辭職創業?也許所有的這一切都怪我投錯了胎,為什麼我不降生在上海!  寫到這裡,我需要聲明:我不是來自農村,我來自一個小城市,在上海讀完了碩士,現在有一份年薪七八萬的工作。我奮鬥了18年,現在終於可以與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我已經融入到這個國際化大都市中了,與周圍的白領朋友沒有什麼差別,可是我無法忘記奮鬥歷程中那些艱苦的歲月,無法忘記那些曾經的同學和他們永遠無法實現的夙願。於是我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寫下了上面的文字,這些是最典型的中小城市和農村平民子弟奮鬥歷程的寫照。每每看到正在同命運抗爭的學子,我的心裡總是會有一種沉重的責任感。

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怨天尤人,這個世界上公平是相對的,不公平是絕對的,不公平已經存在,這並不可怕,但是對不公平視而不見是非常可怕的。    我在上海讀碩士的時候,曾經討論過一個維達紙業的行銷案例,我的一位當時曾有3年工作經驗,現任一家中外合資公司人事行政經理的同學,提出一個方案:應該讓維達紙業開發高檔面巾紙產品推向9億農民市場。

我驚訝於她提出這個方案的勇氣,當時我問她是否知道農民兄弟吃過飯後如何處理面部油膩,她疑惑地看著我,我用手背在兩側嘴角抹了兩下,對如此不雅的動作她斥之鄙夷神色。

在一次宏觀經濟學課上,我的另一同學大肆批判下崗工人和輟學務工務農的少年:”80%是由於他們自己不努力,年輕的時候不學會一門專長,所以現在下崗活該!那些學生可以一邊讀書一邊打工嘛,據說有很多學生一個暑假就能賺幾千元,學費還用愁嗎?我的這位同學可能永遠都不會相信我本科時有個同學是每天拿著飯盒到學校餐廳裡撿別人吃剩的飯菜來熬過四年的大學生活的。

他可能沒有研究過中國社會財富分配制度的變遷,我們的父輩年富力強時候所創造的財富中本來應該屬於自己的那部分,在高積累低消費政策下變成了國有資產,繼而變成了國有商業銀行成千上萬億元再也收不回來的不良貸款。  糟蹋完這些錢後,當年包養老、包醫療、包住房、包教育的空口承諾灰飛煙滅,留給已經老去的父輩只是下崗失業和生活無濟。

我是7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我的同齡人正在逐漸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我們的決策將影響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把這篇文章送給那些優越環境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和很久以前曾經吃過苦現在已經淡忘的人,關注社會下層,為了這個世界更公平些,我們應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別是在做關乎眾人命運的決策的時候,讓這份社會責任感駐留我們的頭腦。我花了18年時間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窮二代、富二代、體制外的二代與體制內的二代……因家庭出身不同帶來的代際分化已成為轉型期中國的突出問題。 造成二代分化的原因是什麼? 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如何面對代際分化? 近日,本報記者走進“二代”群體,了解他們的生存狀態和心理特點,揭示代際分化的深層原因,探討解決的途徑和辦法。 ——編者  

  遊蕩在城鄉之間的“邊緣人”

  二代農民工嚮往城市卻因戶籍家庭背景等原因不被城市所接納

  快兩年了,王東一直在北京朝陽區金盞鄉打工。 上世紀90年代,王東的父母就從安徽巢湖老家到金盞鄉打工。 幾年後,他隨父母來到這裡,並在民工子弟學校讀完了小學和初中。 但由於沒有北京戶口,小王在北京無法高考,所以初中畢業後只能回安徽老家上學,並在當地考上了大專。 2009年,大專畢業的他又回到了金盞鄉,但一直沒找到穩定的工作,只能在附近的小廠打零工。

  沒有戶口,意味著王東不能享受到北京市民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父母都是外來的民工,王東沒有任何可以利用的社會資源;每月1000多元的工資,買房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 談到以後的生活,王東一臉茫然:“我不想回老家生活了,但在城市裡也看不到發展前途,先在這邊熬著,慢慢找機會吧。”

  王東的生活狀態,正是大多數二代農民工的真實寫照。 這些年,確實有一些二代農民工通過自身努力擺脫了貧窮、成就了事業,但大多數人還是由於家庭條件差、生存狀況難而遊蕩在城鄉之間,成為“邊緣人”。 他們來自農村,卻由於長期在城市生活而對農村疏遠;他們嚮往城市,卻因生活壓力、戶籍、家庭背景等原因不被城市所接納,很難分享現代生活的快樂。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與父輩相比,二代農民工也有自身顯著的特點。 他們接受過一定程度的教育,會穿西裝、打領帶,喜歡使用新款手機,普通話說得不錯。 除了乾活,他們還喜歡考慮自己的將來,儘管這種籌劃往往都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李煥今年18歲了。 自打他記事起,父母就把他留在山東的爺爺奶奶家,自己則外出打工。 由於缺乏督促管教,李煥學習很不好,上到初中就不願意再繼續讀書了,索性隨父母來到了北京。

  “剛來的時候,一下就被豐富多彩的城市生活迷住了,特別興奮。”李煥說。 但沒多長時間,他就發現北京雖好,屬於他們家的卻不多,他父母在北京通州區打工,住的房間又小又亂,每天累得回來倒頭就睡,幾乎沒有空閒時間。

  16歲的時候,李煥擁有了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父母打工的廠裡做雜工,乾了不到三個月,他不做了。 “活太累,我根本幹不下來。”李煥說,之後他在餐廳幹過服務員,在大街上分發過廣告單,工作總是換來換去。

  談到今後的打算,李煥倒是很乾脆:“走一步看一步,還能有什麼打算?現在對我來說,不指望能在北京安家、落戶、買房子,就希望賺一些本錢,以後可以做生意。”

  專家認為,面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困惑,我們不能一廂情願地要求他們回到農村,安心務農;也不能一味指責他們貪圖享受,他們有改善自己生活條件的權利。 政府應當加速​​戶籍、就業、醫療、社會保障、農村土地等相關製度的改革,盡快消除造成城鄉差別和工農不平等的體制性障礙,逐步打破城鄉二元管理模式,為他們在城市提供更廣闊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找工作莫成“拼爹”遊戲

  一定程度上來說,決定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往往不再是成績、能力,而是家庭出身、社會關係

  近期,網絡上有兩篇文章引起很多人共鳴。 一篇是《我用了18年,才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描述了家庭較窮的人努力多年才達到和出身富裕者一樣的生活水平。 這是高考改變命運的真實寫照。 後來,網絡上又出現一篇題為《我用了18年,還是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的文章,作者詳述自己上大學及畢業後的生活窘狀,反映了由於家庭出身不同而帶來的巨大差距,任其怎樣努力都無濟於事。

  “知識改變命運”,曾經是多麼響亮的一句口號。 如今,這句曾經被無數人奉為真理的話語,卻引來了諸多質疑。 近年來,很多大學畢業生髮現,一定程度上來說,決定他們就業狀況的不再是成績、能力,而是家庭背景、社會關係。 套用一句網絡語:“找工作變成了比拼父輩財富和權勢的'拼爹'遊戲”。 據某媒體在北京、浙江、河南等地7所高校進行的一項調查,500名受訪者中有70%的人認為,在就業應聘中或多或少遭遇過來自家庭狀況的壓力,65 %的應屆畢業生表示最擔心家庭狀況使自己在求職應聘中處於不利地位​​。

  杜純是四川一所高校新聞系的研究生。 從研二開始,他便到北京某媒體實習。 由於機會難得,杜純平時工作就非常勤奮,急活、累活搶著幹,從不抱怨。 他的表現得到認可,實習單位口頭許諾他畢業後可以來工作。然而,到最後應聘階段,杜純卻並未得到任何職位。 事後他才得知,最後入圍的人大多有關係,至少也得到相關領導的推薦,而他沒有任何人脈資源,只能接受這一結果。

  相比而言,孫宇算是很幸運的。 作為一個沒有任何“關係”的農家孩子,孫宇去年大學畢業後過五關斬六將,成功進入一家國有大型金融企業工作,福利待遇都很不錯。 但入職培訓時,他看見好幾位並沒有在之前的筆試、面試中出現的新同事。 他以為對方是補招的員工,後來聽同事一說才知道,人家家裡早就把工作安排好了,“筆試、面試都不用參加,指標都是從總部直接下來的。”孫宇說。

  工作後,孫宇也有一點鬱悶。 由於不願得罪那些有關係的新同事,經常得做一些吃力不討好的活兒。 “累得要命不說,幹得不好還要挨批評。”孫宇說,“但像我這樣既沒關係、又沒背景的'貧二代',除了拼命工作,還能怎麼辦呢?再說,我現在的工作已經讓很多人羨慕了。”

  記者採訪時發現,大學生們在看待“就業難”時都很理性,認為是多種因素導致了這一現象,他們對由於能力不足、經驗不夠導致的招聘失敗,並沒有多少怨言。 但是,如果因為家庭背景不如別人而落敗,總會感覺心氣兒不順。

  某高校一位大學老師坦言,一般情況下,從“最底層”上升到“大眾層”比較容易,只要付出努力總會有相應回報。 “從我教過的研究生來看,他們在畢業之初想進入學術界、機關或媒體,開始自己的事業歷程,並不是難事。但再想往上發展,就不那麼簡單了。個人努力只是參考因素之一。”這位老師說,我們不否認其中一部分人會成功突圍、脫穎而出,但更多的人只能按部就班,“泯然眾人矣”。

  當然,反過來說,只靠“關係”也不行,如果能力沒有達到基本要求,“關係”也不會那麼好使。 浙江大學研究生院從事學生工作的楊老師認為,雖然每個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出身,“窮二代”和某些人比起來沒有背景、沒有關係,但只要調整好心態,通過後天的努力也可以逐步改善經濟狀況。 “拼爹”遊戲固然存在,但在現狀沒有明顯改觀的情況下,不能只會抱怨、應該更加積極,“窮二代”更應關注自身能力的提高。

  減少“貧窮世襲”的憂慮

  增強就業市場的公開度和透明度,加快戶籍制度等改革,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前不久,一些收入不高的年輕人在網絡上公開表態不願生育“窮三代”,理由是“窮二代”的孩子從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注定要在艱難的環境下掙扎,改變世襲貧困命運難上加難。 再說,本來已是“房奴”,如果生了孩子,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就成了“孩奴”,豈不一輩子活在“奴隸社會”?

  或許有人說,不願生育“窮三代”暴露出一些年輕人只懂現實享受、心理素質太差、對未來預期過於悲觀。這種觀點不無道理。 但是,與其討論“窮二代”為什麼沒有信心生育,不如正視他們對改善生活、期待公平的呼喚。 不願生育“窮三代”,生動反映了他們對貧窮代際傳遞、社會階層日益固化的憂慮。

  南開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的郭大水教授認為,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現在確實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階層固化,底層社會成員改變地位、向上流動的機會在減少。 “導致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代際之間的社會壁壘,造成教育等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如果這種狀況長期得不到改變,對於促進社會階層合理流動、社會和諧穩定都非常不利。”

  專家分析,近10年來,中國收入差距持續擴大,基尼係數已接近0.5,社會底層勞動者的收入增長嚴重滯緩,這是造成“窮二代”的直接原因。 另一方面,體制障礙讓社會流動機會減少、流動成本提高。 例如,教育是現代社會流動的最主要機制,然而,由於高校擴招後全面收費以及就業難的出現,貧困家庭子女通過教育向上流動也越來越難了。

  從根本上說,階層固化產生的原因是社會建設遠遠滯後於經濟改革。 多年來,我們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實際上過於追求增長速度,把應該配置到社會領域的資源也配置到經濟領域。 一些不合時宜的政策沒有及時調整,嚴重侵蝕了人們公平獲得資源的機會。 美國、日本和拉美在經濟起飛後最終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結果,根源就在於是否及時、正確地實施體制改革和加強社會建設。

  郭大水認為,目前很多製度設計都在積極保護弱勢群體權益,例如嚴格的公務員招考制度、勞動合同法的頒布等,但當務之急要強化實施。 遏制愈演愈烈的“拼爹”遊戲還須加強制度約束,增強就業市場的公開度和透明度,加大對就業“關係戶”的懲罰力度。 要從最基層開始,促進社會成員的合理流動,消弭不同二代之間的鴻溝,讓“窮二代”感到生活有奔頭,相信可以憑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

  值得注意的是,“窮二代”人力資本弱、社會資源少,要他們依靠自身的力量去擺脫困境很難。 這需要外部力量的導入。 郭大水建議,政府應該加強對“窮二代”的人力資本投入,特別是加強對二代農民工的培訓,使他們擁有可以在城市立足的一技之長。 同時,加快戶籍制度等改革,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充分發揮政府對弱勢群體的保護作用。

  (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繼八德國中校長遭停職之後,台東體中校長也因校園霸凌事件辭職,台灣的校園霸凌現象正全面衝擊教育體制,同時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霸凌現象並非個別孩子的品性好壞問題,而有其社會性成因。

     霸凌認知

「霸凌」是一種有意圖的攻擊性行為,Dan Olweus(1991)認為霸凌為「一個學童反覆地暴露在一個或更多人的負面行為之中」,並非為偶發事件,而是指長期性,且多次發生的事件、有一方為弱 勢。在「全國國民中學防制校園霸凌總動員」會議中,放寬校園霸凌的定義,有更具體的描述,包括「具有欺負他人之行為」、「具有故意傷害之意 圖」、「造成生理或心理上之傷害」、「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其他經校園霸凌因應小組討論後認定者」等五項。

霸凌行為成因探討

在瞭解霸凌行為的成因後,方能有效地遏止,以下分別為生理與個人、環境因素來分析霸凌者的可能成因。

 
 霸凌行為成因探討

¢(一)生理因素:缺乏維他命或礦物質可能會導致腦部發展不健全,血液中缺乏葡萄糖的低血糖症,極易產生偏差行為、反社會行為、暴力行為。

¢(二)個人因素:較為激進衝動的個人性格、神經生理方面的疾病或是在人際與社交活動上是屬於被孤立的一群。

三 (三)環境因素:霸凌行為的環境成因包含家庭因素、學校環境與社會文化因素等方面。 

環境因素

¢   家庭因素:霸凌是家庭功能失調的反映。

    學校因素:同儕相互學習或班級經營不良導致班風傾向負向及學校未能適時地妥慎處理霸凌事件。

     社會因素:社會文化與社區資源之潛在影響。

\霸凌種類

•肢體霸凌:包括踢、打弱勢同儕、搶奪財物等。

  •言語霸凌:包括取綽號、用言語刺傷、 嘲笑弱勢同儕、恐嚇威脅等。

  •關係霸凌:排擠弱勢同儕、散播不實謠言中傷某人等。

  •性霸凌:以身體、性別、性取向、性徵作取笑或評論的行為或以性的方式施以身體上的侵犯。

  •反擊型霸凌:這是受凌學童長期遭受欺壓之後的反擊行為,有部分受凌學童會去欺負比他更弱勢的人。

  •網路霸凌:以手機簡訊、電子郵件、部落格、BBS等媒介散播謠言、中傷等攻擊行為。 

校園霸凌中的各角色

¢欺凌過程,蘊藏著一個複雜的互動狀態,牽涉的學生可分為幾種:

¢欺凌者(英文:Bully)發動欺凌行為,通常還帶領其他同學參與其中。

¢受害者/被欺凌者(英文:Victim/Bullied)受到欺凌。

¢協助者(英文:Assistant)跟隨欺凌者,直接參與欺凌行動。

¢附和者(英文:Reinforcer)支持欺凌者的行為,例如:在旁嬉笑或吶喊助威。

¢保護者(英文:Defender)安慰及支持受害者,嘗試制止欺凌行為。(但這樣的人通常為數不多)。

¢  局外人(英文:Outsider)置身事外。(也有些是害怕幫助受害者會讓自己受到欺負而假裝局外人的身份。但通常如果受害者轉學或是住院等無法到校上課時,欺凌者便可能從局外人裡挑選下一個目標)。

欺凌者的類型

主動型欺凌者:

  霸道和衝動,傾向使用暴力欺壓他人,並且自認為老大。

  比較自我中心,對受害同學缺少同理心。

  想要得到部分朋輩的認同。

  行為上比起其他同學突出。

  自私,不為他人設想。

被動型欺凌者:

  看見欺凌者的暴力行為得逞,於是協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則藉此保護自己,免受欺凌。

  看見欺凌者欺凌同學後,則嘲笑受害者。

容易成為受害者的類型

負面因素:

  在同學間不受重視,只有很少朋友,缺乏同儕團體的友誼。(例如:獨來獨往、安靜寡言)

  缺乏與同儕相處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學不滿、反感或厭煩。(例如:用詞自大、狂妄)

  個人衛生欠佳。(例如:長時間不洗澡、挖鼻孔)

   行為上得罪到同學引起公憤。(例如:向師長打小報告)

 其他因素:

  性格內向、害羞、怕事。

  具有身體障礙、智力障礙。

  沉默、表達能力不佳者。

  有明顯外傷、疾病。

   性格或行為上異於同儕。

   在校表現優秀。

   欺負因素:

   惡作劇和心靈上的欺侮。

  各種欺負行為

  叫受害者侮辱性綽號;指責受害者無用。粗言穢語、喝罵。

  對受害者施以重複的物理攻擊,攻擊其身體或物件。例如:拳打腳踢、掌   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髮及對射橡皮筋等。

   干涉受害者的個人財產、生活與人權與前途和受教權、教科書、衣裳     等,損壞,或通過他們嘲笑受害者。

   傳播關於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閒話。

   恐嚇、威迫受害者做出受害者不想要做的行為,威脅受害者聽從命令。

   在各方面讓受害者遭遇麻煩。

   在受害者發表言論時不尊重受害者,只顧做自己的事,與附和者談話,    甚至故意打斷、反對、找碴。

  當班上有同學做錯事,老師尚未找到真凶時,欺凌者便假定是受害者所     為,並傳播此假定給其他同學。

  中傷、譏諷、貶抑評論受害者的體貌、性傾向、宗教、種族、收入水平、    國籍、家人或其他不同之處。

   霸凌行為的輔導策略

(一)初級預防

  瞭解學生個人需求,增進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引導正向滿足的方式。

  重視傳播媒體的影響力與強化教化功能

  加強兒童與青少年品格教育養成。

(二)二級預防

  強化學校輔導機制。

  瞭解霸凌行為的成因,協助選擇正確方式滿足需求。

(三)三級預防

    敏察與辨識學生情緒及作息變化,轉介醫療機構資源。

    重視地方社區資源與治安。

資料來源

http://guidepaper.edu.tw/?menu=5&subject_sn=134


http://www.mtjh.tn.edu.tw/anti_bully/new_page_8.htm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3297


http://tw.myblog.yahoo.com/jw!OOsdkWqWHxrrRBQFnJgNsWY-/article?mid=120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Die Wände(牆) haben Ohren(耳朵) 隔牆有耳

小組練習

A:                              B:

Was bist du von Beruf?             Ich bin Studentin von Beruf.

Was ist dein Bruder von Beruf?      Mein Bruder/Er ist Jounalist von Beruf.

Hast du Geschwister?              Ja, ich habe eine Schwester.

Wie alt ist deine Schwester.          Sie ist19 Jahre alt.

Hast du Groβvater?                Ja, ich habe noch einen Groβvater.

Was ist das Hobby von deinem Groβvater.   Karten spielen ist sein Hobby.

 

40/1 Familie Troll möchte mitspielen


immer 總是

finden認為/發現

warum 為什麼(疑問詞)

die Person 人

ganz全部,完全

alle  所有的

zusammen 一起

natürlich  當然

mitkommen 一起來

einladen 邀請(可分離動詞)

freundlich  友好的、友善的、親切的

der Gruβ, die Grüβen   問候

warum 為什麼     Warum kommst du nicht? 你為什麼不來?

                  Warum hat dein Vater keine Zei? 為什麼你父親沒空?

alle 所有的        Alle Leute machen mit.所有的人都參加

                  Ich kaufe alle Bücher. 我買所有的書.

mitkommen一起來 Ihr kommt alle mit. 你們都一起來.

einladen  邀請    Wir laden die Familie Wang ein. 我們邀請王家一家人。

mitbringen  帶來   Meine Mutter bringt einen Kuchen(蛋糕)mit.

                 我的媽媽帶來一塊蛋糕.。


寫信的格式

對寫信對象的稱謂

Liebe Frau Schmidt /Sehr geehrte Frau Scmidt/ Sehr geehrter Herr Schmidt

親愛的Schmidt太太/可敬的Schmidt太太/可敬的Schmidt先生

信末的祝福和問候

Mit freundlichen Grüβen 致上友善的問候

Mit lieben Grüβen致上親切的問候

Mit vielen Grüβen 致上許多的問候


德國人寫信的格式

                                                     寄件人住址


收件人住址                                  地點(Ort),日期(Datum)



Liebe Frau XX,

Lieber Herr XX,

Sehr geehrte Frau XX,

Sehr geehrter Herr XX,


內容



Mit freundlichen Grüβen

Mit freundlichem Gruβ     信末的問候語(獻上友好/親愛的祝福)

Mit vielen lieben Grüβen


簽名


40/2  Wer ist wen ? 誰是誰的誰?

Wer ist Torsten?  Torsten ist der Bruder von Tanja und Thomas.

Wer ist Therese ?Therese ist die Mutter von Tanja, Thomas und Torsten.


考試範圍


聽寫:課文33-34   二個句子     一個成語

7個單字Familiemitglieder 家庭成員/ Familienstand 婚姻狀況/電視節目工作人員(Assistentin, Produzent, Kandidat, Kandidatin, Fotografin)

時間表達(acht Uhr zwanzig/sieben Uhr zehn)(122/1)


句子的括弧/可分離動詞(36/3;38/2-3;42/1)(da sein, dran sein, mitkommen. mitbringen, nachsprechen, anfangen, ausfüllen, mitmchen, mitspielen, stattfinden, einladen).  

Ich/sein/daran    Du/ausfüllen/das Formular    Peter/mitsingen/Karte/können/

Ich bin dran.    Ich fülle das Formular aus.     Peter kann das Lied mitsingen.


所有格變化  41/4;43;117/3

介係詞 an/am  um  von  vor  mit  

時間副詞(immer, oft, manchmal, selten, nie)

長短音和重音節(fahren, schön/ mitkommen, gehen, Eiskaffee, Restaurant, Arbeitsplatz)

親屬稱謂 Der Vater von meinem Vater ist mein ______.   Der Tochter von meinen Eltern ist meine ______. Maria hat ein Kind. Maria ist seine ______.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u und ich

 

Du bist anders als ich,

ich bin anders als Du.

Gehen wir aufeinander zu,

schauen uns an,

erzählen uns dann,

was Du kannst,

was ich nicht kann,

was ich so treibe,

was Du machst,

woüber Du weinst,

woüber Du lachst,

Was mir zu denken gibt....

ob Du Angst hast in der Nacht,

welche Sorgen ich tag,

welche Wünsche Du hast,

welche Farben ich mag,

wass traurig mich stimmt,

was Freude mir bringt,

wie wer was bei euch kocht,

wer was wie bei uns singt.....

Und Plötzlich erkennen wir

---waren wir blind?---

Dass wir innen uns

Äuβerst ähnlich sind.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eidenröslein 野玫瑰

Sah ein Kanab ein Röslein stehn, Röslein auf der Heiden,

男孩看見野玫瑰,荒地上的野玫瑰,

War so jung und morgenschön, lief er schnell, es nah zu sehn,

清早盛開真鮮美急忙跑去近前看

Sah’s mit vielen Freuden, Röslein, Röslein,Röslein rot, Röslein auf der Heiden. 

愈看愈覺歡喜玫瑰 玫瑰 紅玫瑰荒地上的玫瑰。 

 

Knabe sprach ich breche dich, Röslein auf der Heiden,

男孩說我要採你,荒地上的野玫瑰

Röeslein sprach ich steche dich, daβ du ewig denkst an mich,

玫瑰說我要刺你,使你常會想起我,

Und ich will’s nicht leiden, Röslein, Röslein,Röslein rot,Röslein auf der Heiden.

不敢輕舉妄為,玫瑰 玫瑰 紅玫瑰,荒地上的玫瑰。

 

Und der wilde Knabe brach, Röslein auf der Heiden,

男孩終於來折它,荒地上的野玫瑰,

Röslein wehrte sich und stach, half ihm doch kein weh und ach,

玫瑰刺他也不管玫瑰叫著也不理

Muβt es eben leiden, Röslein, Röslein,Röslein rot, Röslein auf der Heiden.

只好由他折取玫瑰 玫瑰 紅玫瑰荒地上的玫瑰。

 

Sah ein Kanab ein Röslein stehn, Röslein auf der Heiden,

男孩看見野玫瑰,荒地上的野玫瑰,

War so jung und morgenschön, lief er schnell, es nah zu sehn,

清早盛開真鮮美急忙跑去近前看

Sah’s mit vielen Freuden, Röslein, Röslein,Röslein rot, Röslein auf der Heiden. 

愈看愈覺歡喜玫瑰 玫瑰 紅玫瑰荒地上的玫瑰。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