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in drama,drama is life.
歡迎參觀我的賣場 ace0156bbb@gmail.com*試吃、試用、試讀歡迎邀約 痞客邦2019年年菜百萬部落客之一 痞客邦火鍋達人

http://www.law110.com.tw/lawyer_content01.aspx?Topage=5&uid=407769
如果說是 BNI商會介紹 付費諮詢前半小時免費

林京鴻律師,
刑事案件、民事債權糾紛與公寓大廈法律糾紛,
目前為多間公司行號及社區管理委員會法律顧問。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農業師徒制與傳承

0. 前言。近年政策提倡青年返鄉務農,有很多的訓練補助計畫,從早期的漂鳥,現在的媒合新農和老農,農民學院,各大農會農改場的課程,期望技術傳承,讓更多人投入農業撐下去。但這真是美意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1. 據農委會統計農校畢業生從事相關科系者不到兩成,那務農的產業鏈人力缺口,可以靠對農業有興趣的青年來補足,但也不是一張白紙就可以,有條件限制,如農業工作年資,上課訓練時數,書面報告,口試,推薦人,是否持有農地等等,課程要進階,就要取得更多證明和資格。

2. 不是農二代,沒有自己的農地,也沒有地緣關係人際網絡,很難租到農地,所以通常會先去和上級推薦配合良好的大農場打工,以取得時數和年資,這時候的薪水通常很低,且被當作雜工使喚,學不到什麼技術,大都是做採收除草搬運噴藥等勞力工作。

3. 對這些平時和長官教授打好關係的農場來說,這些來接受訓練的青年,包含農校產業合作的學生,就好比免錢或低廉的勞工,可以壓迫他們,很少會肯真正的用心教放技術,他們會想說是你來我這學技術,不是我花錢請你來做事,我是師傅你是徒弟,我打分數決定你生死,肯教你就要感恩了,還敢要求太多嗎,且如果是女學員,還可能會被性騷擾。很多大農場樣板農企業,就是這樣降低人力成本的,比外勞還好用。

4. 同樣的,各級學校政府單位農改場各地農會,也存在著這種裙帶關係,徒子徒孫,把預算補助優先給親近的人,不積極推廣,讓更多優秀的人才去爭取,反而內鬥不斷,分派系,互相打壓搶資源,這時候有理想的人如果不依附在掌握資源的一方,不幸選錯邊,輕者被閒置,重的就被放逐了

5. 非常多的補助計畫,執行力不足,錢花不在刀口上,流於消耗預算給相關人士圖利,有些名目甚至公告期限太短,沒宣傳,只在網站或內部端起公告,提出申請等送達文件時,根本沒時間準備企劃書和拿出一定比例預備金,可是知情人士卻可以提早得知內容做好準備,套句少林足球裡的一句話『球證,旁證,加上主辦,協辦所有的單位全部都是我的人,怎麼和我鬥?』,沒資源的新人怎麼和那些老農爭呢?百大青農也是,連神農獎都有那種自己根本不下田只是靠著老爸的光環當選的。

6. 很多人上課只是要過水,取得累積時數證明,尤其是產銷班小農組織更要集體過水,才好取得更多補助,租土地申請4章1Q。然後還有些休閒快樂農夫,也去湊熱鬧上課,這都會壓縮到真正想要求知的新農,然後初級的課程,大禮堂式的教學,投影片簡報檔流水式的帶過,台上下交相賊,做做功課裝樣子罷了,真的能學習到很多嗎,而講義課程內容有的還不事先公開給學員做準備預習。

7. 現在網路如此發達,農委會旗下網站,藥毒所,農改場,農試所都有公開的種植資訊PDF書籍可以下載閱讀,線上答詢,連農改場也有Line幫人解答農業問題。臉書上也有許多農業社團都可以問,私人民間也有,農業廣播電臺,youtube上更是多到看不完。有心光聽錄音檔就可以掌握七八分的技術了。

8. 那麼官方的課程還有必要嗎,還不如建立各種課程上課的影片庫,改線上教學,不限資格不用搶大家都可以學,還不懂的在提出來線上講師在公開解答補充,久了就會完善幾乎所有問題,以後就只要看幾小時濃縮影片,勝過舟車勞累一群人吃很多便當上課好幾十天。最後用考試和實作測驗去決定誰能得到補助資格,考試最公平也不用面試講人情。

9. 農業是缺農工,不是缺小農老闆。放任新農和老農廝殺沒用的,老農要有離農政策,年紀一到可以離農,領取新設離農津貼加原老農津貼,再全面廢除休耕補助以降低租金釋出耕地,不離農繼續耕作亦可領取老農津貼。

10. 退休的中老年人也是勞動力,可以從事採收除草種植較輕勞力負擔工作,算時薪的約聘制,但是產值可能達不到目前的法定最低時薪133元,可以考慮採用浮動按件計酬的方式,同工不同酬,提早做完提早休息,這樣薪資可以解套,老人有錢賺不用看子女臉色活的有尊嚴,勞動也能養生。還有一方法較不公平有爭議,就是用年齡的級距逐漸降低法定時薪。

11. 一例一休後,表面上工作機會增加,但是個人所得縮水,雇主不敢給員工加班,連外勞也不能加班了,那可以立法開放外勞假日,持工作證去合乎申請規定的農場工作,雖然是短期人力,但是全台外勞何其多,累積起來也是龐大,對農業缺工定有助益。同時也要降低外勞的仲介抽成費用,減少剝削能自由去加班打工,就能減少逃逸外勞。

12. 如果只是按表操課種菜當農工,那麼國中畢業,丟到田裡練個兩三年加上看教學影片就能熟練了,高職農校可以廢掉,用大學相關科系取代,提高錄取分數,讀農科要一流的人才,將來是要當農老闆的,管理公司企業的,除了農業專業知識外,商業管理和政治經濟也要學。研究所博士則是走學術研究教學路線,出路取向不同。

13. 台灣真正要保護的是種子種苗品種,而不是種植技術,農業知識是公眾財產,要開放給全民才對,政府建立完整的各種作物種植技術教學,透過一組人隨行攝影跟拍紀錄下各作物農業達人一年每天的所做作為,後製剪輯濃縮成教學影片一步步教大家從零開始,這樣湊齊常見一百種作物,幾億元的預算花一次就好,抵得過大部分走馬看花課程。

14. 建立所有作物病蟲害的海量高解析照片,包含顯微鏡下的病菌,還有如何防治,包含非化學農藥資材防治方法,讓農友能夠透過手機加手機顯微鏡拍照後,上傳系統然後選擇作物後,資料庫即時分析出病蟲害特徵,這技術目前淘寶已經做出來了,掃描實物後系統馬上比對出想要的商品,關鍵就是大數據。

15. 便宜簡易的測量土壤分析工具,光照養分水分溫度,輸入地理位置取得當地微氣候,按作物種類系統即時監控給出種植建議,農業是科學,生產透過大數據有最佳方程式的。連這些都弄出來,農藥行幾乎可以全關門了,植物醫生也可省下來,只剩培養高階人才就好。

16. 不斷公開所有數據,不是與民爭利,是還政於民,真正的全民參與,全民共享,專業知識不應該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上,所謂的專業,經常被拿來作為欺騙對方的基礎,如果我在某個專業領域的專業比你強,那麼我就有能力在這個領域的事物裡騙過你,其中不存在辦不辦的到的問題,只有想不想的問題。

越後面YY腦補的越嚴重,我也是醉了當笑話看看就好,越了解這世界的運作,越覺得有權力有利益就沒人性,後面幾乎都是政治問題,不是單純的農業問題了。

#文章歡迎拿去使用不需要問我同意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農業師徒制與傳承

0. 前言。近年政策提倡青年返鄉務農,有很多的訓練補助計畫,從早期的漂鳥,現在的媒合新農和老農,農民學院,各大農會農改場的課程,期望技術傳承,讓更多人投入農業撐下去。但這真是美意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1. 據農委會統計農校畢業生從事相關科系者不到兩成,那務農的產業鏈人力缺口,可以靠對農業有興趣的青年來補足,但也不是一張白紙就可以,有條件限制,如農業工作年資,上課訓練時數,書面報告,口試,推薦人,是否持有農地等等,課程要進階,就要取得更多證明和資格。

2. 不是農二代,沒有自己的農地,也沒有地緣關係人際網絡,很難租到農地,所以通常會先去和上級推薦配合良好的大農場打工,以取得時數和年資,這時候的薪水通常很低,且被當作雜工使喚,學不到什麼技術,大都是做採收除草搬運噴藥等勞力工作。

3. 對這些平時和長官教授打好關係的農場來說,這些來接受訓練的青年,包含農校產業合作的學生,就好比免錢或低廉的勞工,可以壓迫他們,很少會肯真正的用心教放技術,他們會想說是你來我這學技術,不是我花錢請你來做事,我是師傅你是徒弟,我打分數決定你生死,肯教你就要感恩了,還敢要求太多嗎,且如果是女學員,還可能會被性騷擾。很多大農場樣板農企業,就是這樣降低人力成本的,比外勞還好用。

4. 同樣的,各級學校政府單位農改場各地農會,也存在著這種裙帶關係,徒子徒孫,把預算補助優先給親近的人,不積極推廣,讓更多優秀的人才去爭取,反而內鬥不斷,分派系,互相打壓搶資源,這時候有理想的人如果不依附在掌握資源的一方,不幸選錯邊,輕者被閒置,重的就被放逐了

5. 非常多的補助計畫,執行力不足,錢花不在刀口上,流於消耗預算給相關人士圖利,有些名目甚至公告期限太短,沒宣傳,只在網站或內部端起公告,提出申請等送達文件時,根本沒時間準備企劃書和拿出一定比例預備金,可是知情人士卻可以提早得知內容做好準備,套句少林足球裡的一句話『球證,旁證,加上主辦,協辦所有的單位全部都是我的人,怎麼和我鬥?』,沒資源的新人怎麼和那些老農爭呢?百大青農也是,連神農獎都有那種自己根本不下田只是靠著老爸的光環當選的。

6. 很多人上課只是要過水,取得累積時數證明,尤其是產銷班小農組織更要集體過水,才好取得更多補助,租土地申請4章1Q。然後還有些休閒快樂農夫,也去湊熱鬧上課,這都會壓縮到真正想要求知的新農,然後初級的課程,大禮堂式的教學,投影片簡報檔流水式的帶過,台上下交相賊,做做功課裝樣子罷了,真的能學習到很多嗎,而講義課程內容有的還不事先公開給學員做準備預習。

7. 現在網路如此發達,農委會旗下網站,藥毒所,農改場,農試所都有公開的種植資訊PDF書籍可以下載閱讀,線上答詢,連農改場也有Line幫人解答農業問題。臉書上也有許多農業社團都可以問,私人民間也有,農業廣播電臺,youtube上更是多到看不完。有心光聽錄音檔就可以掌握七八分的技術了。

8. 那麼官方的課程還有必要嗎,還不如建立各種課程上課的影片庫,改線上教學,不限資格不用搶大家都可以學,還不懂的在提出來線上講師在公開解答補充,久了就會完善幾乎所有問題,以後就只要看幾小時濃縮影片,勝過舟車勞累一群人吃很多便當上課好幾十天。最後用考試和實作測驗去決定誰能得到補助資格,考試最公平也不用面試講人情。

9. 農業是缺農工,不是缺小農老闆。放任新農和老農廝殺沒用的,老農要有離農政策,年紀一到可以離農,領取新設離農津貼加原老農津貼,再全面廢除休耕補助以降低租金釋出耕地,不離農繼續耕作亦可領取老農津貼。

10. 退休的中老年人也是勞動力,可以從事採收除草種植較輕勞力負擔工作,算時薪的約聘制,但是產值可能達不到目前的法定最低時薪133元,可以考慮採用浮動按件計酬的方式,同工不同酬,提早做完提早休息,這樣薪資可以解套,老人有錢賺不用看子女臉色活的有尊嚴,勞動也能養生。還有一方法較不公平有爭議,就是用年齡的級距逐漸降低法定時薪。

11. 一例一休後,表面上工作機會增加,但是個人所得縮水,雇主不敢給員工加班,連外勞也不能加班了,那可以立法開放外勞假日,持工作證去合乎申請規定的農場工作,雖然是短期人力,但是全台外勞何其多,累積起來也是龐大,對農業缺工定有助益。同時也要降低外勞的仲介抽成費用,減少剝削能自由去加班打工,就能減少逃逸外勞。

12. 如果只是按表操課種菜當農工,那麼國中畢業,丟到田裡練個兩三年加上看教學影片就能熟練了,高職農校可以廢掉,用大學相關科系取代,提高錄取分數,讀農科要一流的人才,將來是要當農老闆的,管理公司企業的,除了農業專業知識外,商業管理和政治經濟也要學。研究所博士則是走學術研究教學路線,出路取向不同。

13. 台灣真正要保護的是種子種苗品種,而不是種植技術,農業知識是公眾財產,要開放給全民才對,政府建立完整的各種作物種植技術教學,透過一組人隨行攝影跟拍紀錄下各作物農業達人一年每天的所做作為,後製剪輯濃縮成教學影片一步步教大家從零開始,這樣湊齊常見一百種作物,幾億元的預算花一次就好,抵得過大部分走馬看花課程。

14. 建立所有作物病蟲害的海量高解析照片,包含顯微鏡下的病菌,還有如何防治,包含非化學農藥資材防治方法,讓農友能夠透過手機加手機顯微鏡拍照後,上傳系統然後選擇作物後,資料庫即時分析出病蟲害特徵,這技術目前淘寶已經做出來了,掃描實物後系統馬上比對出想要的商品,關鍵就是大數據。

15. 便宜簡易的測量土壤分析工具,光照養分水分溫度,輸入地理位置取得當地微氣候,按作物種類系統即時監控給出種植建議,農業是科學,生產透過大數據有最佳方程式的。連這些都弄出來,農藥行幾乎可以全關門了,植物醫生也可省下來,只剩培養高階人才就好。

16. 不斷公開所有數據,不是與民爭利,是還政於民,真正的全民參與,全民共享,專業知識不應該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上,所謂的專業,經常被拿來作為欺騙對方的基礎,如果我在某個專業領域的專業比你強,那麼我就有能力在這個領域的事物裡騙過你,其中不存在辦不辦的到的問題,只有想不想的問題。

越後面YY腦補的越嚴重,我也是醉了當笑話看看就好,越了解這世界的運作,越覺得有權力有利益就沒人性,後面幾乎都是政治問題,不是單純的農業問題了。

#文章歡迎拿去使用不需要問我同意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友善地瓜的經驗分享

0. 只講大原則,每人手路不一樣,先求60分,再去進階70 80分

1. 慎選品種,好種高產的價格低,如台農57號雞蛋仁地瓜(黃皮黃肉),台農66號紅色地瓜(紅皮紅肉),台農73號紫心地瓜(紫皮紫肉)。難種低產的價格高,如栗子地瓜(紅皮黃肉),巴西西蒙一號地瓜(白皮白肉)。挑選好的無帶病菌地瓜藤,取越靠近尾端的新藤佳,約一尺長有7-8葉。注意地瓜雖然是無性生殖,但是大約每隔四到五代要改用地瓜塊莖育苗,不然容易品種特性退化。

2. 種植前下肥料和防治資材苦茶粕,肥料用乾雞糞或是植物有機質都可以,一分地需要500-1000公斤,看地力,甚至不給肥也有可能,然後曳引機整地均勻打入土裡。再來整區淹水淹滿3-7天,可以有效降低地下蟲危害,雞母蟲夜蛾蟻象之類的。田邊設置甘薯蟻象性費洛蒙誘捕器,一分地四個,誘捕器設計不好揮發很快,20-25天就要更換一次性費洛蒙條直到收成。可以的話斜紋夜蛾性費洛蒙也一起上,效果更好。成長期多施鉀肥會提高品質。

3. 淹水結束後3-4天,土壤半乾半濕潤時候,開始中耕機做高畦撿股,地瓜藤斜插45度入土4-5葉深度,地上留3-4葉,每一葉(節點)都會長地瓜,相對的地下節點越少地瓜越大顆,但總產量下降,株距20-30公分都有人種,同樣的間距越大地瓜品質越好,就是產量也下降。種完後不需要馬上淹水,靠露水雨水就可以了,除非又接連很多天沒下雨,不然一星期後再淹水一次就好,水太多容易長草。

4. 種植後大概一個月弄藤,就是把畦兩側邊邊和溝底定根的地瓜藤撿起來,先放一邊,然後溝底撒些菸葉粕,中耕機開過去培土,在撿另一邊的藤,一樣培土,弄藤做得確實有助於地瓜產量品質提升。第二個月再弄藤一次,一樣下菸葉粕在溝底,培土就不用了。

5. 雜草太多,可以用尿素50倍噴灑,會鹹死,小叢草剛發出來就要處理,會很省工,不要偷懶到雜草蓋過地瓜葉,手工割草累死你。地瓜葉本身就是最好的植被了,不需要玩草生栽培,雜草盡可能趁小拔除乾淨就是了。

6. 種植後大約三個半月到四個月就可以收成了,記住切忌讓土壤水分變化太劇烈,地瓜長出來會表皮一條一條的浮莖,影響口感。水太多又會爛掉,排水也是很重要的,採收期長時間積水不好玩的,所以收成要錯開雨期。

7. 地瓜是收地下莖塊,因此重點是在地下不是地上的葉子,葉子太旺不是好事,慣性會控藤來抑制。蟲害都是還好幾乎危害葉子比較多,葉子生長速度絕對比蟲咬還快,不用擔心,太誇張就用蘇力菌加窄域油噴一下,金花蟲類可用白僵菌。最麻煩反而是老鼠,可以用捕鼠籠或是養貓防治。

8. 地瓜採收後要放一下,含水量會下降,比較好吃較鬆。要連皮吃,皮有酵素促進消化。生地瓜冷藏可以放三個月,冷凍半年。蒸熟的地瓜吃不完要用紙袋裝放在冰箱,可以除濕,會更好吃也比較不會臭酸。此外臭香的地瓜就不要吃了,削掉也是會殘留味道。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人務農的建議(租土地篇)

新人務農的建議(租土地篇)

1. 土地銀行是假的,上面的物件非常不可靠,只是充數量交功課而已,591也是,好的物件輪不到丟網站
2. 在地的農藥行和廟口訊息流通交換很快,穿樸素點去那裏和人聊天喇賽,套一下小道消息,看有沒有土地不種要釋出的
3. 代耕業者開曳引機四處幫人整地的,關係打好,問他們最快,每人手上都是幾百區田再跑的
4. 有物件後,下雨天去看田地,可以觀察排水的流向,是否容易積水,水太大會不會被臨田灌進來,旁邊種稻子最明顯,地勢平坦比周圍高最好
5. 這塊田上一手是種什麼,休耕多久了,地力還足夠嗎,沙質地還是壤土或黏土,適合種那些作物
6. 有無灌溉水,打井要注意水管有無斷裂,幾個人共用,鄰居用水重嗎。水利會大圳,上游會不會攔水搶水,有無汙染,養豬場工廠之類的
7. 是否有電線杆,能申請用電,或是付費接鄰居的現成電力,請電找專業代辦比較快,或是要求地主處理好
8. 水田是最理想,但是租金較貴,旱地雖然便宜,但整理起來較花錢,土裡石頭多不多,難處理的深根雜草,地上有無樹木果樹之類要砍掉
9. 荒廢果園不要碰,整理起來很花錢,通常下場是做白工無法回收,廢棄溫網室也是,租金貴還要花先大錢修理維護
10. 千萬要打租約,先簽長期三至五年,一次付清,以免地主半途反悔漲價或收回。免租金是借你種代表隨時可以收回
11. 不要在租來的土地上投資太多硬體設施,地主收回去什麼都沒有了,弄個簡單的兩三坪鐵皮屋能放工具雜物就好了
12. 四周鄰居也很重要,打好關係,多探虛實,打聽一下物件有沒有隱藏危機,如某個角落容易積水啊,那個地方曾經挖開填土啊
13. 租水利地很便宜,拚短期作物如瓜類,種個一兩期就換地方,但要特別注意淹大水還有防風的問題
14. 租金一定要用轉帳,就算地主說太麻煩給現金就好,還是要匯款,這是證明你有付錢的事實
15. 租金要問清楚是一期還是一年,要不要申請轉作或是休耕,沒有就要補給地主才不會有爭議,先講好勝過事後灰
16. 狡兔三窟,不要把身家作物都壓在一塊地上,要同時租幾塊地相鄰的最好,避免租約到期沒地方搬
17. 土地是否可以讓大型機具進入,曳引機小貨車大卡車,能不能方便迴轉,要不要經過別人的田路,吵架不給過沒通行權就GG了
18 收成記得分一些農產品給地主,吃人手軟,關係做好,對於承租續租有助益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小農行銷的一些困境

0. 何謂小農,種植規模不大,可能幾分地蔬菜,或一兩甲果樹,七八甲稻米,夫妻一對手加就學中小孩和還可以幫忙的父母,沒雇用農工,家庭為單位的農戶,年產值在一兩百萬間,經濟規模較小

1. 交拍賣行口或是契作卯人,自己的農產品無法自己定價,只是在賺工錢,乾脆自己賣看看,能否多賺些錢,就如同保險拉客戶,一開始一定是親戚朋友同學,基於人情(同情?)多少會交關,銷售也侷限在周圍的舒適圈,但隨著產量的提升,就必須展開新客戶開發了。以下介紹一些銷售模式。

2. 初期靠自產自銷很難完全銷售完,沒那麼會賣,客戶累積太少,這時候小貨車開著,去周圍各大市場找厲害的攤商,放貨給他們,早餐店也可以放,抓些利潤,不用先收錢,一星期下貨兩次,賣完在結算,好處是貨底也可以談,敢賣的自然會接。質量提升後,也可以接餐廳餐飲業的單,需求都是長期穩定的,如最簡單的燙青菜,地瓜葉空心菜,你新鮮肯送賣貴一點也勝過他叫菜商。

3. 小貨車上下貨,地方市場外圍打游擊,廟口學校人潮聚集,也可市區大路上找停車格(停車費等於租金),缺點是沒有固定銷售點,無法培養固定客戶,容易被警察開單找麻煩,優點是可以兼著批其他貨加減賺,種水果的也可以考慮跑夜市場。

4. 在外奔波久了,總是想找個固定的點,這時候市場的攤位,中午才營業的店家,早上騎樓分租。如自己田有臨路,有人潮,田邊退一角自產自銷,省租金也不用上下貨時間。記住吃市的地點很重要,旁邊不要有競爭對手同行。

5. 有固定點後,分配賣菜的時段,如早上或傍晚,預約面交當個取貨點都可以,也可以讓人寄貨,然後可以為攤位取個好記響亮的名字,弄個招牌,就是最開始的品牌了,開始累積信用,再來就是行銷的手段。

6. 學校公司行號的團購,找願意的女老師和女職員,且最好和學校主任和公司負責人管事者打好關係,門口守衛也要照顧一下,行情大概是十抽一再額外給,然後一定要外送,趕在下班前,這團購訂單要優先處理,多找幾家長期配合,給試吃的不要手軟。

7. 送禮的預售市場,銀行保險業直銷,逢年過節的禮盒,至少是50箱100箱在跑的,扣打分配很重要,不要過度銷售,到時候沒貨賠錢事小失去了信用事大,接了單真沒貨,同行調貨買貴也要弄相同品質的量出來。

8. 累積相當知名度之後,多少會有農會農民組織協會,來邀約市集擺攤或參展,臨時活動,固定地點時間,外縣市都會有,雖然都是打開知名度和人脈的好方法,但要評估效益,畢竟很多都是一次性的過路客而已。

9. 電子商務,即網路銷售。沒錢的做法,把認識的客戶,都加進自己的line群,定時推播不擾民,晚上過10點就不要傳訊息了,也可以加入地方鄉鎮上群組建立記事本打廣告,太遠無法親送的就不要加了。自取點就約在自己攤位,或晚上跑攤,6點40分到7點在XX超商,7點10分到7點半在YY學校門口,7點40到8點在ZZ公園。(地方臉書社團銷售可用)

10. 臉書銷售。這時候分幾個方向,個人動態,社團,粉絲專頁。先說個人動態,一開始朋友一定很少,舒適圈同溫層一兩百人的而已,要擴展人際網絡,先加一些職業農友三四百人,社團社長管理員五十一百人,不要怕被拒絕,被拒絕就再找人,不要一次送出太多邀請會被臉書鎖,這時朋友加原本應該有五百人了,但還不足以只靠個人動態銷售,都是同行誰要買你的,這是要讓自己看起來像個農人而已,共同朋友的重要性。記得去厲害的農友版面按讚留言附和請安問好,努力維持友誼,將來大有幫助。還有朋友名單追蹤者設定為本人才可見,以免漏餡被探出虛實,看追蹤者數量和好友結構就可以分析真假了。

11. 開始加農業社團,刷存在感和群眾魅力,定時發表自己的農務現況和網友互動哈拉說垃圾話,如要表現專業,也可以嘗試幫人解決農業問題,這時候好友應該可以到一千人了,有許多讚友了,動態發文不要太垃圾應該能有個百讚了,這是基礎信用,代表認同感和信任,要吸引新客戶用的。

12. 成立粉絲專頁,廣加可以買賣的社團,開始分享專頁,張貼銷售廣告,臉書個人社團數量上限是4000個左右,不過除非你賣到外太空吧,不然也不用加那麼多。主要的破萬人大社團,地方大社團大概三四百,能廣告的一百多而已。別找我要社團清單,自己去發掘吧。

13. 臉書當然也可以買贊助廣告,可以投放到你想要的年齡性別地區,好的文案是商品銷售的靈魂,當然質量更重要。但有些不肖者,只做一單的話,拼轉化率,勤刪負面留言,靠話術和數千上萬讚的假象(讚數可以用買的),還有假帳號推文SAKURA,效果反而比那些穩紮穩打的強呢。記住臉書投放廣告的時段也是很重要,晚上競爭多但訪客也多,也要預防過度曝光轉化率衝不上去,浪費子彈。總之這區塊談下去我可以寫好幾本書了,適合高手或找人操盤。

14. 銷售最終回歸到商品的競爭力,價格,品質,如何突顯出你的特色,如無農藥,有機,自然農法,新鮮採收,當日配,免運費,團購優惠。以下是外道我不推薦,結合其他元素(社會議題),去巴結同溫層討好購買力強客戶,如常逛主婦聯盟,里仁,有機市集的,議題很廣包含反核,空污,護樹,環保,無塑,政治,動保,自然生態,親子育兒,農地農用,懸掛一些旗幟布條,多關注時事社會議題,說政治正確的話,不踩紅線懂的煞車,學著接客戶的話,察言觀色,只是戴面具很辛苦,為了生存,一直說違背良心的話。

15. 媒合同業,你挺我,我挺你,客戶共享,互利互惠,把餅做大,但要讓人幫你推,等於賭上別人的信用,這時候之前累積的交情就很重要了,但如果你的產品質量沒到那個砍戰,不符合CP值,被打槍,一次就如以讓你網路信用破產,網路是個雙面刃,造神很快,跌下來更快,朋友的感情也是,速成的人際關係,如果自己沒料子不肯付出,只想利用別人,遲早眾叛親離,連鬼都怕你的。

16. 在寫下去就脫離小農了,是更大的經濟規模商業模式了,組織協會產銷班,共同品牌,對外銷售,農企業,這時候已經不是生產技術的問題,是人與人複雜的整合,和對的人在一起,就算事情有所偏差,也能很快拉回正軌,反之,和不對的人在一起,就算一開始事事順利,也很快會陰溝裡翻船,被誰害死都不知道呢。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美國心玫瑰情」裡,中年男主角有份不起眼的白領工作,有個渴望事業成功、瞧不起他的老婆,還有個行為詭異、憎恨父親的女兒;他想改變這一切,於是辭去工作、鍛鍊身體,甚至追求妙齡少女。社會、家庭、心理三方面的包圍,身陷中年危機的男主角,成了社會上許多人中年人的縮影。

       長期關心生活課題的政大心理系主任李良哲,告訴你中年危機有哪些症狀,以及中年男女的人生態度有何差異。
  
  中年危機是正常現象。一個人到了中年以後,週遭情境的轉變及生理的變化,都會影響生活的適應。不妨說,危機雖然危險,也是機會,中年人可以藉此審視自己,因而更具成熟與知性的魅力。
  

進入中年 喜歡自我評估
  人到中年最明顯的特徵是會「自我評估」,審視以往成就是否達到自己的理想。大部分人的評估結果是失敗、或對自己不滿意,覺得懊惱不已,情緒開始低落。不過,這種負面情緒不會持續太久,大部份中年人都會降低自己的抱負水準,跟現實生活作某種程度的妥協。
  若遭遇的挫折太大,或是不願妥協現狀,就會出現憂鬱的心理症狀,深覺人生沒希望或沒目標,甚至浮現自殺念頭,這就是比較嚴重的問題。好在大部分中年人,都能夠面對現實,安於現狀。
  換個角度看,沒有經歷自我評估危機的人,比較屬於迷迷糊糊過日子,不知自己人生目標。所以,有危機是正常的,也是比較屬於願意認清自己。
  

面對死亡危機 健康相形重要
  生理狀況的衰退,則是另一種更明顯的中年症狀。
  隨著身體的衰退,慢性疾病漸漸出現,再加上開始面臨生離死別,譬如父母親友死亡,日益加深「個人死亡」的危機感。所以大部份中年人都會有個想法:「什麼都不重要,健康最重要」只求身體健康、生活平淡即可,不必再汲汲追求成就或財富,這樣的心理也可能影響到工作熱情。
  

上下世代的夾心餅乾
  除了個人死亡外,中年人既要照顧父母,又要教養年輕子女,夾在上一代與下一代中間,肩負的壓力比任何階段來得沉重。所以,中年人又稱作「三明治的一代」。
  這種現象在台灣更加明顯。孝順與倫理觀念,使得國內中年人付出更多時間照顧年邁雙親,對下一代,則要煩惱孩子的學業、婚姻、甚至未來的工作。
   台灣中年人的憂慮,還包括外在環境的變動,如社會前途、國家未來;我在四年前的研究也發現,中年人非常憂心黑金氾濫。但是國外的研究,看不出中年人對社會有何特別的關注。這可能跟民族性有關,國外比較個人主義,更關心自己是否有獨立的時間,更關心友誼。
  

夫妻關係進入轉折點
  中年人的婚姻狀況也跟下一代子女有關。
  有一派說法是,若孩子是婚姻的潤滑劑,中年的夫妻關係難免疏離。有些夫妻年輕時相安無事,是為了孩子的成長,一旦孩子長大離家,只剩下夫妻兩個人,一有衝突就可能導致分手,所以中年是離婚的高峰期。
  但也有些夫妻年輕時撫養兒女,互動機會較少,孩子離家後反而感情更好。
  有的中年人希望看看分手離婚後,是否會活得更像自己,能夠追求以往追求不到的東西,他們往往這麼告訴自己:「離婚不是個人的失敗,只是責任已了,讓自己更有自我實現的機會。」
  

嚮往回歸家庭 男女角色互換
  男女在中年容易出現角色轉換的現象。
  男人是活得愈來愈頹廢,女人則是愈來愈積極。中年男性大多對人生感到無奈,懷著消極態度,「混日子」是常見的心態;女性到中年則是解放自己的時候,因為孩子長大,會想嘗試以前沒有時間去做的活動,所以很多女性到了中年走出家庭,當義工,找全職、兼職或打工的工作。
  所以,中年恰是男性墮落,而女性展現積極人生的時刻,衝突也因而產生。「老公會質疑:妳怎麼一天到晚往外跑?老婆則反問:你怎麼不去兼點差,一天到晚不是看電視就是睡覺?」
  可以發現,這階段的女性會比以往男性化,男性則是女性化。
  這跟賀爾蒙分泌有點關係,但環境的影響可能更大。男性到了中年,對家庭的重視比年輕時強烈,反而想回到家庭裡,多花點時間跟子女互動。但孩子翅膀硬了,正是往外頭跑的時候,即使你將心思放到家裡,也得不到回應,對話僅止於膚淺的應答,如:吃飯沒?幾點回家?記得穿衣服。得不到親密回應的中年父親,只好這麼安慰自己:孩子乖乖的就好了。這或許就是「中年男人的悲哀」。
  

向現實妥協 失去改變動力
  對工作感到厭煩或無聊也是中年症狀之一。大部分人都想改變工作環境,但也都會顧慮技能與體力能否克服改變,或者經濟壓力能否承載個人理想的實現。瞻前顧後考慮太多,使得行動力折於現實,中年人會有很多藉口,如「沒時間」、「沒適當機會」。所以中年人面對的狀況是想變又不敢變,因為不確定能否克服轉變。
  如果在中年要有大轉變,例如創業,多半會是抱持「賭」的心態,因為人生已到中間,不甘心,不妨姑且一試。
   最近媒體報導一些成功人士隱居山林的故事,我覺得他們很有勇氣,不過,這樣的生活要適應必須「漸進」,因為這是徹底轉變對生活的態度。
  現代中年危機跟以往比較不一樣的是「職場壓力」,因為科技與知識轉換快速,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周期愈縮愈短,譬如電腦技術,很多中年人無法適應,而有電腦恐懼、憂鬱症,時時擔心自己跟不上科技潮流。
  有個有趣現象,以往技能傳授是老一輩的教年輕人,現在是年輕人教年紀大的。譬如我們系上老師多半都5、60歲,只會簡單的電腦操作,一遇到問題就束手無策,只好求救於學生。
  

至多五分之一有中年危機
  簡單來說,中年危機潛藏在家庭、工作、體力衰退、自我價值等各層面。但事實上,各年齡層都會產生危機,差別只在於能否安然度過。
  有一派學術研究指出,不是每個人都有中年危機,只有15%到20%的中年人才有;會產生危機感,多半是因為在年輕時就有過類似現象,只是在人生的中年階段,負面症狀會更加明顯。至於,沒有中年危機或是安然度過的,甚至再創人生第二高峰的,這類人格特質本來就比較Hardness(堅韌)。
  

以平常心自我調適 邁向新階段
   學術上的研究對中年危機的定義分歧,一般接受的看法是,45歲左右才進入中年階段,45到50歲是「中年過渡期」。中年危機比較容易發生在過渡期,由於進入一個新的年齡階段,很多事情必須經過「再適應」。
  學習雖然是積極的人生態度,但是不可否認的,人的學習力到了30歲就開始走下坡,學習的速度不比以往,要體認到年紀大的優勢是經驗的累積與見識,不需要在速度取勝。
  不滿足與憤怒是中年期常有的負面情緒,如何處理負面情緒就成了是否能適應中年的關鍵。就我的研究來看,一般中年人多能認清現實,接受現狀,降低自己理想或抱負水準,會以「追求不到就算了」,說服自己放棄,抱持著「平淡就是福」,進而追求心靈上的和諧。
  
  BOX:中年常見的危機
  你是否出現中年症候群?不妨透過李良哲教授的長年觀察來檢視自己,他歸納中年危機在事業和家庭方面的症狀如下:
  ◎ 事業
  負面情結
  1. 苦勞有份、升遷無望
  2. 懷才不遇、江郎才盡
  3. 長江後浪推前浪
  因應之道
  自我充實進修,努力工作廣結善緣,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 家庭婚姻
  負面現象
  1. 小家庭的空巢狀態
  2. 失去自我價值感與生命意義
  3. 為證明魅力猶存,逢場作戲或外遇
  因應之道
  1. 夫妻二度蜜月,給對方意外驚喜
  2. 從事義務工作,建立自我價值
  3. 不要讓自己停頓下來,以免寂寞、孤獨、無用感侵襲

轉載連結http://media.career.com.tw/college/college_main.asp?CA_NO=308p045&INO=41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聽到自己一個遠房大哥有投資這個普惠世紀,號稱保本
而且每個月還可以固定給3%~4%的配息!!??

我這大哥已經從去年投資到現在了,跟我說配息都有持續穩定!我怎麼聽都覺得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這還發生在我們台灣的台中以及大陸(我大陸的朋友也有聽過這間)

它們號稱可以利用外匯的高頻交易向銀行端拿到的價格比市價極低,然後去做差價的賺取!
而且我這大哥還拿手機的MT4帳戶給我看,還真的有交易的歷史!

我自己也有做外匯,我怎麼都想不透這怎麼可能保本還保證配息呢?但我網路上也搜尋不太
到相關資訊給我這大哥看.. 真擔心他繼續投下去啊!年紀又大了...

請問各位有相關資訊嗎?讓我可以給他看,看是否能夠讓他認清事實!


PS 這家公司號稱有紐西蘭FSP執照以及美國NFA牌照,結果上去查都只是登記公司,沒有允許從事金融相關業務服務。

 

明明就有很多證據證明這些人是在吸金詐騙了,為什麼刑事局等機關都沒有去偵查這些案件,將這些人起訴呢?

是沒有人指認的關係嗎? (覺得受害者一定不甘心會再去騙別人,當下想先把錢拿回來,結果都是共犯結構,之前就有朋友想拐我當下線,上網查一查後酸他幾句就不敢再聯絡我了)

還是跨國的案件不好做,他們也懶得去偵辦?

遇到這樣類似詐騙案件,直接找法務部調查局陳情!!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obile01-a001730589f8bf4fab9206e91034cc89.png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obile01-a001730589f8bf4fab9206e91034cc89.png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obile01-1ccbe3aaf25442848702dd3993522493.jpg 圖片連結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雲說,很多人創業的目的不同,
他創業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有所改變。
很多創業者或者做企業的人,上來就把自己放在一個很高的高度,張嘴就談什麼 文化啊 民族啊,說自己不是為了賺錢而創業。

其實大家別把錢看得太輕,如果沒有錢你創什麼業,創業不為了賺錢你幹什麼?
馬雲認為,創業者要實事求是,擺正創業的目的和錢的位置。

他認為創業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創業的結果讓創業者得到了很多錢。
錢是資源,賺錢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的生活更好,是為了幫助更多的客戶,服務別人,幫助別人。

談榜樣的力量:身邊的人才是榜樣
馬雲說,很多年輕的創業者身上都有一種傲氣。

人有傲氣是好事,但是傲得太久就是壞事。
創業者要懂得謙卑、懂得學習,懂得找到自己的老師和方向。
「在創業之路上,每個人都會有很多的老師, 但我其實不是大家的老師。我經常說,我很多年以前把比爾•蓋茨當成榜樣,當成自己的老師。後來我發現比爾•蓋茨做不了我的榜樣, 因為我不知道該怎麼向他學習。但是隔壁開店的老張、老王可以作為我的榜樣,學習身邊的人 比信仰那些遙不可及的榜樣更可靠。」

馬雲說談大學生創業:大學生應該學的是創業精神,對於大學生創業,馬雲個人持反對態度。他說,很多人都在提比爾•蓋茨創業成功,提馬克•扎克伯格創業成功,但全世界像這樣成功的就這麼兩個人,其他那些倒下的無數人 連看都沒看見。

馬雲認為,不僅是大學生創業難,對所有人來說創業都很艱難。
「創業就是100個創業者裏面,有95個你是不知道他們怎麼死,你甚至不知道有這95個人創業過。 剩下的5個裏,有4個是你看著死掉的,最後只剩下一個站在那裏,也不是因為他能幹,他勤奮,而是因為很多各種各樣的原因存在。」

「我在工作之前被拒絕了30多次。
當兵被拒絕了,當警察被拒絕了,去肯德基被拒絕了,去賓館當服務員也被拒絕了。 這無數的拒絕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大學生所追求的並不是創業成功,而是學習創業的精神,了解創業過程的艱難,積累各種各樣的關係。」馬雲由衷地說。談創業的心態:悲觀的人不可能創業成功有人說,馬雲你創業的時候環境和機會比我們好,你運氣好,所以你成功了,但我們沒機會了。馬雲完全不這麼認為,

「當初微軟做起來的時候,人們都說沒人能超越微軟,後來出現了雅虎;
人們說沒人能超越雅虎,後來又出現了eBay;
人們覺得eBay已經很了不起了,又出現了Google;
當人們覺得Google已經‘像太陽一樣無法被超越了’,現在又出現了Facebook。」
馬雲在談創業的機遇時說了這段話。

馬雲認為,這個社會永遠不缺機會,多的就是藉口,而創業者是沒有藉口的。

馬雲在提到阿里巴巴創立之初的情形時說,阿里巴巴剛創立的前3年,一分錢都沒賺,員工也很沮喪,他們甚至覺得阿里巴巴已經不像個公司的樣子。「當時網際網路還沒被大部分人所接受,電子商務更是很遙遠,阿里巴巴這個名字很古怪,我這個人看上去也比較讓人沒有信任感」馬雲略帶自嘲地說。

「有一樣東西讓我們堅持和樂觀。我們收到了很多小企業客戶的感謝信,寫著:"阿里巴巴,因為你們,我們拿到了訂單,招到了新的員工,擴大了公司規模。"這讓我覺得,假如今天我能幫10家小企業,將來就能幫100家,未來還有10萬家在等著,這個市場一定存在。」

馬雲認為,一個創業者身上最優秀的素質,那就是永遠樂觀。

 「這麼多年來的創業經歷,和這麼多朋友一起交流,我發現悲觀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悲觀的人是不能去創業的。」馬雲說樂觀不僅是自己安慰自己,還要把自己的快樂分享給別人。創業者不僅僅是讓自己快樂,還要讓別人快樂,要讓別人有價值,還要為社會創造價值。

 



讀後感想:
「有人把機會看成了災難,也有人把災難看成了機會。遺憾的是,世界上多的是把機會看成災難的人。」這句話說的十分貼切,有些人成功就是因為他抓住了機會,並且堅持、相信自己的選擇。如今人人都在談創業,那真正的創業商機你看到了嗎?舉例,電子商務、網路店家平台日趨廣泛,表明隨著網路科技遠播,大眾購物型態以驟然改變,跟不跟得上這股潮流,還得看你自己有沒有把握住。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業方法千百種,最重要的仍是如何賺?如何把自己的產品推銷出去?以往口碑相傳的方式靠人脈也許行得通,但在現在以網路社群網站為主流的社會裡,人脈也變成只是行銷的其中一個小工具了。三四年前,有誰會想到直播賣東西會變成一種普遍的行銷方式呢?

如何不斷的嘗試新的工具,並從中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產業的幾種來搭配,是所有創業主們最需要進修的課題了。惟有嘗試並果斷選擇最適合自己業態的行銷方式,才能把錢花在刀口上,得到最大的行銷收益!

文章連結:http://www.cheers.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905&nid=9856

----------------------以下文章----------------------

「我出社會這麼久,建立不少人脈,可以請他們幫我宣傳。」

靠口耳相傳的力量讓更多人知道或使用你的商品,這個想法太天真,根本不可能實現。而且這個想法也違反經營事業的基本原則。

經營事業的基本原則,首先就是吸引目標客群。

一切都從招攬客戶開始。

第二,針對目標客群進行宣傳,喚起目標客群對自家商品的關注。

第三,等目標客群開始關注自家商品後,就要讓對方主動詢問。

第四,讓主動詢問的人購買。

第五,購買後讓客戶感到滿意,於是再次購買。

第六,讓回頭購買的客戶成為忠實愛用者。

第七,讓客戶介紹自家商品給親朋好友,發揮口耳相傳的宣傳效應。

以上七大步驟就是經營事業的基本原則。

我發現不少退休後的創業者忽略這經營事業的基本原則,直接從第七步驟開始做起。而且,這些創業者來找我諮詢時,最大的煩惱就是公司業績不好。

根據我的個人經驗,從第七步驟口耳相傳開始創業的人,他的公司最多只能撐一到兩年。

不可否認的,年紀較長的人人脈十分寬廣,不少人善用人脈獲得成功,但不是每個人都適用這個方法。人脈廣其實是一件相當棘手的事情,我希望各位經營事業時不要過度倚靠人情,如此才能永續經營。

事實上,過度相信人脈是創業不順最典型的因素,經營事業還是要回歸基本原則才能長久。此外,有些年輕創業者按部就班的遵循基本原則經營事業,但在宣傳時經常會有相同的盲點。

我經常聽別人這麼說:

「現在已經不流行透過官網、部落格和電子報行銷宣傳,所以我完全不用這些工具。我現在主要靠參加活動擺攤位增加曝光率,吸引目標客群購買我的商品。」

「這幾年最流行的是臉書粉絲頁,所以我不設官網,傾全力經營粉絲頁。」

「我開了新店面,鎖定商圈範圍寄送廣告傳單。」

不可否認的,各家公司的經營資源有限,不可能在各個管道砸錢宣傳,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人力做到盡善盡美。

但我想告訴各位,幾乎所有的創業順利者都善於分配經營資源,不放棄任何宣傳管道。有時候最有效的宣傳工具反而是你原先沒有預料到的,可以先嘗試各個管道,再慢慢選出適合自家公司的攬客方法。

另一方面,不少創業不順者一開始過於堅持自己的想法,孤注一擲,到頭來就會這麼說:

「事到如今後悔也沒用。」

「我做的事情早就不流行了。」

「其實我一直都想嘗試其他方法。」

「再嘗試也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許多時候放棄行之有年的宣傳方法,正是導致公司經營不順的關鍵原因。創業順利者懂得嘗試各種方法,並從中挑選最適合自家公司的手段。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plus352578164.jpg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