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就會被認為是「急功近利」或「利用關係」,甚至破壞原本的人脈。
尤其是中年失業後,你的人脈資產比履歷還重要,所以要先保護好信任感,再談合作或業績。
中年失業後找舊同事合作的三原則
1. 先暖場、不要開口就推銷
錯誤做法:好久不聯絡,一開口就是「我現在在賣XX,有需要幫我捧場」
正確做法:先真心關心對方近況,聊工作、家庭、產業趨勢,讓對方知道你不是只為了賣東西才找他。
範例開場:
「最近看到你們公司在做XX,感覺發展很不錯啊~」
「我們有好一陣子沒碰面了,你最近忙什麼?」
2. 先給價值,再談合作
你要先讓對方覺得「找你合作是雙贏」,而不是單純幫你。
例如:提供市場資訊、分享人脈、幫他介紹潛在客戶。 範例過渡:
「我最近接觸到一個產品/服務,發現對你們公司可能能節省XX成本。」
「我們最近在找合作夥伴,覺得你那邊的資源跟我們蠻互補的。」
3. 給對方台階下
有些人就算沒興趣,也不想直接拒絕,所以你要給他保留顏面。
例如:
「你先不用急著決定,有需要的時候再跟我說。」
「我先把資料傳給你,你看看有沒有適合你們的情況。」
💡 提醒:
如果你的前同事現職公司和你產品/服務有直接競爭關係,務必先確認「利益衝突」與「保密協定」問題,否則他可能會被公司懷疑泄密或跳槽。
最好的方式是先談資訊交流與人脈互助,再慢慢轉成業績合作。
《中年失業後的人脈暖身與合作轉換話術表》
(適用於LINE、Messenger、LinkedIn、面對面)
第一階段:暖身關心(建立信任感)
目標:讓對方感覺你是真的關心他,而不是一開口就要他買東西。
開場範例:
1. 「好久沒聊了,最近過得怎麼樣?上次聽說你們部門在做XX,現在進展如何?」
2. 「看到你FB上分享的照片,感覺你最近很忙啊~是在做新專案嗎?」
3. 「我們有多久沒見面了啊?上次聚餐應該是XX年吧。」
第二階段:資訊交換(營造雙贏氛圍)
目標:先給價值、分享資訊,讓對方覺得和你聊天有收穫。
對話範例:
1. 「最近我在研究XX市場,剛好有一些產業趨勢資料,你們公司應該也有關注吧?」
2. 「我最近接到幾個有趣的案子,覺得跟你們以前做的那類產品有點像,想聽聽你的看法。」
3. 「前陣子我認識了一個專做XX的朋友,覺得你們兩邊資源蠻互補的,要不要我幫你牽線?」
第三階段:引出需求(讓對方先開口)
目標:不是直接推銷,而是用提問讓對方透露需求,再接入你的產品/服務。
範例提問:
1. 「你們最近有在找新的XX方案嗎?」
2. 「我看新聞說你們產業最近成本壓力大,是真的嗎?」
3. 「如果可以幫你們省下XX或提升XX,你覺得公司會有興趣嗎?」
第四階段:軟性提出合作
目標:讓對方感覺是「多一個選項」,而不是「被推銷」。
話術範例:
1. 「我現在在做的東西,剛好能解決你剛說的問題,不過你先看看資料,有需要再找我就好。」
2. 「不確定你們現在有沒有缺,不過如果剛好用得上,這可能會省很多時間。」
3. 「我可以幫你試算看看效果,你不一定要用,只是讓你多一個方案參考。」
第五階段:留後門(保留關係)
目標:就算對方沒合作,也不影響日後互動。
範例結尾:
1. 「沒關係啦~我們先找時間吃個飯,也順便聊聊行業近況。」
2. 「就算這次沒合作,也可以互相幫對方留意機會嘛。」
3. 「我先幫你留個位置,等你們有需要時再說。」
💡 小技巧:
7:3 原則 → 七成聊天與價值交換,三成才切到合作
先問需求再介紹產品→ 讓對方覺得是「他需要你」,不是「你需要他」
持續互動→ 一次聯絡沒成交也不要斷訊息,三個月一次更新近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