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馬克思主義與教育


 

最具爭議性的馬克思主義

  •       因為馬克斯觀念而發動深遠的社會與政治改革。
  •       在冷戰時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馬克斯作品影響許多思想家。

      早期→人文主義時期

      晚期→革命時期

 

馬克思主義的根源

  •       唯物主義
  •       社會主義
  •       政治經濟

 

馬克思主義的根源-英國唯物主義

  •       法蘭西斯‧培根
  •       科學是創造新知識的工具,能用來促進人類幸福與進步。
  •       感覺(Ex:想像力、直覺)是所有知識的根源,若能以科學方法引導,那麼知識將會更可靠。

 

  •       霍布斯
  •       科學是發現與研究運動定律及其對物體作用的歷程。
  •       將道德哲學看作是人類心智運作的科學
  •       唯物主義應被用於人性與公民社會的實際事務之安排上

 

  •       洛克
  •       人類的本質是可塑的
  •       進步哲學─形塑與引導人類社會與機構

 

馬克思主義的根源-法國唯物主義

  •       笛卡爾
  •       將運動看成是物質的驅動力量,而物質被當作是存在與知識的唯一基礎

馬克思主義的根源-法國唯物主義

  •       孔狄亞克
  •       反對一種有關靜止的人類本質 與 不變的人類社會秩序 之傳統觀念
  •       主張人類活動與思考歷程是經驗與習慣的物質
  •       人性整體發展視教育與環境而定

 

  •       愛爾維修
  •       教育可以用來產生人類完善
  •       教育造就個人
  •       安排環境與教育使人類進步

一個個別的社會階級只是一種教育結果與處境

 

馬克思 from 唯物主義

  •       科學應被用來轉化人類的處境
  •       人類的感知與知識乃根植於物質世界的感官經驗
  •       透過改變物質世界,就會帶來社會進步,人類的處境就會完美

 

馬克思主義的根源-社會主義

  •       聖西門
  •       <工業學說>
  •       爭取工業科學化研究,服務社會的需要
  •       應由工業家來改善社會而非空閒的貴族
  •       倡導以整個社會範圍來改善而進步,而非只是個別改善

 

馬克思主義的根源-社會主義

  •       傅立葉
  •       進步將通過適當的人類聯繫而發生,聯繫的基本單位固定在一個利益團體之中。ex:消基會
  •      

 

  •       歐文
  •       根本的社會改革是必要的
  •       須透過社會與環境條件廣泛的根本性改革,人類才會進步
  •       英國共產主義的開始─合作性社會系統

馬克思主義的根源-政治經濟

  •       亞當‧斯密
  •       <國富論>
  •       看不見的手─經濟會管制自身

 

  •       李卡多
  •       工資:生產一個貨物需花費的勞動時間

 

  •       馬克思
  •       雖汲取大部份政策啟示,但反對其企圖
  •       將生產性的勞動當作是一種財產基礎
  •       剩餘價值:工人製造出多餘其工資或生產支出的價值

 

馬克思哲學

黑格爾

  •      
  •       人類意識到真理是自我意識的一個切面,異化將會減少
  •       人性將明瞭:客觀性的實在(文化與人類環境),是精神的一種投射
  •       辯證的歷程
  •       真理可透過辯證被理解:論題、反論題、綜合

 

馬克思

  •       拒絕黑格爾的理想主義
  •       人類從精神客觀化自身中被異化,也從其自身的創造中被異化,諸如社會和生產方式
  •       採用在經濟條件與人類行動間的辯證觀,又稱歷史唯物觀

 

費爾巴哈

  •       歷史由那些對存在於物質條件世界中真實位格的思想與行動之物質性影響所決定
  •       馬克思堅稱物質條件對人性及其機構施以原初的影響
  •       所有的意識形態都是以建構一種理想世界作為逃脫物質世界苦難的努力

 

馬克思

  •       將宗教詮釋為一種被異化個體的幻想
  •       宗教移轉了人們對此地當下革命與變革必要性的注意力
  •       早先的唯物主義理論錯將人類當成被動的
  •       處境唯有透過人類思想與實際行動方能改變
  •       值得被珍惜的人類行動<實際─批判性>或<革命運動─實踐>

 

馬克思哲學-真正的馬克思

  •       人文主義→革命性的共產主義
  •       因為列寧,大家對馬克思形成特定觀點
  •       因為馬克思主義行徑與威權退卻的人,企圖加以人文化馬克思主義
  •       沙特試圖將存在主義連接到馬克思主義的基礎
  •       沙弗認為馬克思一直維持著人文主義

 

  •       預了解社會本質,人並非要走向黑格爾對精神與心靈的觀點,須朝向生活的物質條件
  •       「生產物質力量之總合是物質性基礎;社會性關係是社會的上層結構」

→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其生活,是他們的社會性存在決定其意識

  •       物質力量勝過機構架構;工業發展勝過社會發展
  •       生產力量與社會機構過時的上層結構間衝突激烈程度足夠→社會改革
  •       資本主義是必要的建構條件

 

馬克思哲學-異化

  •       對馬克思的人文主義最佳的闡釋之ㄧ,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描述並分析了工業工人的異化。
  •       在競爭的資本主義下,工人們被降為僅是貨品,因為對那些擁有生產工具的人來說,如同其他商品,工人們必須以最低的價格在市場上販賣其勞動。而業主也被迫在找尋市場與以低價販賣商品上競爭。
  •       在這個系統中,強壯與富裕壓倒了羸弱與貧窮,結果是財富被囤積在少數人手中,大多數人被降為奴隸的附屬物。社會(階級)=有產+無產=富+貧

 

  •       勞動被「物化/客體化」:工人的勞動與他們所製造出的產品,皆隸屬於其他人。
  •       工人們逐漸將能給予創造性滿足的產品,視作是歸屬於他人的外物。
  •       勞動:權力感的個人勞動→勉強存活的工具。
  •       結果是異化的勞動與異化的群眾→因為工人變成不是自身主人或勞動主人的陌生人。因此他們只能在其動物性的活動中感到自由(吃、喝與生育)。

 

  •       「意識性重要活動」:人類在對食物、居所與其他物質性生命需求的依賴本性上,如同其他動物;然而,不像其他動物,人類可以創造出超越純然必須品的事物,而從事藝術、科學與智性生活。
  •       當工人的產品外在於自身,當他們的創造性力量(勞動)是異化的,那麼工人就被異化於他們的人類存在。→工人被降為一種類動物存在。

 

  •       根據馬克思,私有財產是勞動異化的原因。

             →當資產的控制,也就是對生產性生活工具之控制,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結果就是勞動的異化。

  •       假若異化的勞動剝奪了人們的人性,假若私有財產是勞動異化的原因,則私有財產必須被廢止。
  •       馬可思相信,要從私有財產中解放社會,工人們就必須被解放;要解放工人,就必須解放人性,因為整個人類社會都包含在工人與其產品之間的關係中。

 

馬克思哲學-歷史的唯物主義式詮釋

  •       一般建議,或許最適合用來描述馬克思觀點的方式是「歷史的唯物主義詮釋」,其中辯證被看成是一種詮釋手段,而非一種決定性結構與自身的歷史性歷程。
  •       馬克思認為,在生活工具的生產中,人類編造出歷史。如:一個民族的發展階段可以在其勞動的區分類型與層級中被觀看。
  •       人類歷史可以通過逐漸增加的勞動分層被回溯,一個社會越被發展,它所經歷的分層與分離就越多。

 

  •       馬克思相信,人性已經通過歷史發展的五大階段而有所進展:

1.部落所有權。如:印地安部落。

2.遠古城邦。如:巴比倫。

3.封建王國與帝國。如:羅馬帝國。

4.現代工業布爾喬亞社會。如:英、法。

5.尚未到來的未來,將見證無產階級、工業工人在一個新社會主義年代的興起。如:網際網路中。

 

  •       馬克思認為,歷史可以被詮釋為一種階級衝突的歷史,而他相信他自己的時代將看見社會主義年代的到來。
  •       然而,布爾喬亞時期的特徵就是布爾喬亞的宰制,實際上,簡化了階級衝突。
  •       馬克思的解釋:社會(階級)=布爾喬亞資本主義者(富人)+無產階級工人(窮人)
  •       布爾喬亞扮演著一個革命性的角色,因為他毀壞了舊有的封建制度秩序(血統),而制訂出一種化約的、富人與窮人的社會秩序(金錢)。

 

  •       布爾喬亞必須持續擴展其市場,而如此一來,它就將反動社會帶進自身的侷限,並將其改造成現代生產社會與消費社會。

 

  •       布爾喬亞:剝削勞力以產出最大利潤→被異化的勞動的廣大新階級→興起並戰勝布爾喬亞

 

  •       工人們的勝利並不是一個必定的結果。
  •       工人們必須明白,他們的力量來自於團結。
  •       馬克思和恩格斯宣稱:「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中顫慄。無產階級無物可輸,唯其枷鎖。有一個要他們去贏取的世界。所有國家的工人們,團結吧!」

       ↑馬克思在其共產主義宣言中所希望達成的目的。

 

馬克思哲學--馬克思-列寧主義

  •       恩格斯,一個富有的紡織工廠廠主之子,出生在德國。受到歐文與其他改革者的作品影響,他堅信根本性的社會改革是必要的。
  •       他在1844年遇見馬克思,而開始持續40年的合作。因為他與馬克思合作,以及在馬克思死後對馬克思主義觀念的詮釋,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學圈獲得卓越的地位,讓他得以行使重大的影響力。

 

  •       恩格斯是有助於普及化辯證唯物主義的人之一。在恩格斯的觀點中,歷史乃由一個辯證歷程來決定,而物質條件是決定性因素。
  •       歷史也有其自身的內在律則:人類計畫與個別行動通常相衝突,而如此一來歷史實際上也如自然一般運作──因為許多盲目而無意識人類歷程彼此違背;因此,歷史也可以藉由通過辯證唯物論來發掘其內在普遍律則。

 

恩格斯給予歷史一種馬克思從未意想過的決定性轉折

  •       1877年,恩格斯仍在《反杜林論》一書中擁護一種決定論的時候,他已開始構想他的科學社會主義觀念。雖然馬克思已以「唯物主義式也是科學性的方法」來談論自己的觀點,恩格斯,被指控將馬克思的方法轉變為一種決定論哲學。
  •       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在恩格斯的手中變成是黑格爾哲學的一種變異,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物質」替代了「精神」,作為本體論的或形上學的基礎。

 

  •       假若馬克思與恩格斯是理論家,列寧就是理論與行動的人。列寧將自己的想法連結到馬克思與恩格斯,如此一來蘇維埃聯邦的正統哲學與若干其他國家都稱之為「馬克思─列寧主義」。
  •       列寧的唯物主義觀點,跟隨著恩格斯,導致一種素樸的實在主義,一種「鏡─像」認識論,在蘇維埃聯邦對教育有後續的影響。
  •       如列寧在《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論》一書中所表達的:「我們的感官,我們的意識只是外在世界的一個印象,而明顯的,若無想像之物,則印象也無法存在,而稍後則獨立於所想像中物。」他拒絕了康德關於認識「物─自身」的困境,而堅稱實體與現象之間的唯一差異,就是已知與未知。

 

  •       這種慣例的清晰性,是列寧詮釋馬克思的一個特徵。(狹隘的教條主義)
  •       列寧利用馬克思主義建構了許多實用的革命策略。
  •       在《政府與革命》一書中,列寧詮釋馬克思來意味著,為克服政府布爾喬亞形式的暴力革命,包含代議民主,皆是這個不可避免性的一部分。

 

  •       馬克思寫道:「假若無可避免的發展變成一種革命,它將不只是統治階級的錯誤,也是勞動階級的錯誤。」(1880年,在一封給英國社會主義者海因德曼的信中)然而,列寧認為,無產階級專政,「呼應著普遍規則,只能通過暴力革命來產生。」
  •       今天,因為市場經濟的擁護,馬克思─列寧主義明顯地在大部分前蘇維埃聯邦的地方被拒斥,著名的有在葉爾辛與普汀管理下的俄羅斯,在21世紀的初葉,俄羅斯在政治與經濟問題上動彈不得,而教育對其他的關懷來說似乎是被忽視的。

 

西方馬克思主義與「批判理論」根源 

  •       西方:

    1. 合作的資本主義取代早期的資本主義。

    2. 無產階級失去革命實踐的意志。

  •       東方:

    1. 列寧及跟隨者倡議革命。

    2. 聚焦於馬列主義。

 

 

  •       「新馬克思主義」兩個特徵:

   1. 哲學傾向

   2. 努力超越馬克思主義分析的主要解釋性構造。

 

  •        西方「盧卡奇」認為工人無法獲得物質是:

   1. 具體化的結果

   2. 保持工人勞動沈淪的區分

   3. 資本主義革命和它對工人較少的威脅

 

  •       西方「葛蘭西」:

   1.「文化霸權」的意識型態是權力統治社會的重要面向,甚至更盛物質生產。

   2. 意識型態是強而有力的資本主義工具。

 

法蘭克福學派

  •       受「康德、黑格爾、尼采、佛洛伊德、馬克思」影響。
  •       核心:檢驗意識型態的馬克思方法,並顯

        示其缺失。

 

法蘭克福學派 領導人物(1)

  •       霍克海默:

  1. 研究西方社會從「舊型資本主義」到「當代合作資本主義」的轉化。

  2. 和「阿多諾」著《啟蒙的辯證》:人道文化若沒有理性思考,將無法繁盛。

 

法蘭克福學派 領導人物(2)

  •       阿多諾:

   1. 大眾文化:使用不同藝術和溝通,創造出大眾社會、文化見解。

   2. 「大眾文化」淹沒個別的主動性

        →「管理型社會」→ 隱瞞事實→人無法思考。

   3. 質疑「馬克思主義」

   4. 鼓吹「辯證思考」

 

法蘭克福學派 領導人物(3)

  •       馬庫色:

   1. 單面向的人:科技意識和權威主義導致批判的癱瘓,以及產製無能為力。

   2. 《論自由》:促進新社會運動。

 

 

 

法蘭克福學派 領導人物(4)

  •       哈伯瑪斯:

   1. 社會文化性的狀態比生產的純物質力量更為意義重大。

   2. 社會、個人互相依賴。

   3. 合作是決定性的。  

 

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教育哲學 

  •       馬克思沒有大規模寫到教育,但教育觀連結他的理論,影響哲學家和教育工作者。
  •       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從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       立即性目標:塑造社會主義意識、社會主義社會。

 

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教育哲學--教育目標

社會主義意識:

  •       公共教育應將

        「個人目標→公共目標」

        「自然獨立→精神自由」

        「原始趨力→倫理趨力」

 

  •       馬克思《論費爾巴哈》:

    1. 人在教育他人前,必須通過某些目的性的活動來接受教育。

    2. 人類行動對改變社會是必要的。

 

  •       馬克思《聖家》:

    1. 人類的發展需仰賴教育和環境。

    2. 人透過感覺、經驗取得知識、能力,人將隨經驗主義轉型和適應。

 

  •       東德的目標:培養年輕人唯一的社會意識。
  •       蘇聯「克魯普斯卡婭、馬卡連科」→對發展社會主義意識教育頗為重要。
  •       克魯普斯卡婭:透過「誠實和組織化的自治本能」、「有目的性和深思熟慮的世界觀」的教育來達成。
  •       馬卡連科:

    1. 人須在團體中發展忠誠和認同自身。

    2. 受馬克思對個人主義的不信任之影響。

  •       正統馬列主義:人是教育和環境的產物。

 

  •       傅雷葉:

    1. 提出解放和對話的教育觀→對傳統教育的批判。

    2. 囤積概念:學生被引誘去具體化現狀的特徵和價值,是無可避免的。

    3. 「難題-提現方法」:

      A.學習者主動存有。

      B.學習者的經驗作為內容。 

      C.學習始於難題,並向外擴大。  

      D.有助於創造批判意識。

 

社會主義社會:

  •       馬克思企圖克服人類的異化。
  •       目標:透過將個人放回對自身勞動的控制中,解放意識-重要的人類活動。
  •       馬克思主義教育的目標之一

      建立社會主義意識→社會主義社會

  •       馬克思觀點

     「不是人類的意識決定其存在;相反,是他們的社會性存在決定其意識。」

 

  •       正統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
  •       列寧認為:讓大眾暴露在一種單一心態

                         

             企圖建立一個新社會的革命政府

e.g. 前蘇聯政治教條

 

  •       藍達的蘇聯教育研究
  •       俄國教育:對國家有一種強烈的認同重視
  •       蘇聯教育:對共產主義道德觀的重視→列寧主義對馬克思倫理學的人文主義詮釋

 集體主義 → 共產主義道德

      個人主義 → 資本主義道德

 

  •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育理論

      道德教育&政治社會化是不可分離的

             

  而「集體」則當作兩者的骨幹

 

  •       集體:可能是一個軍事單位、工坊、運動團隊或地方學校,擴展至一個國家層級對共產黨的認同/國際層級對勞動階級的認同
  •       包爾斯與金提斯《美國資本主義的學校教育》
  •       美國自由改革失敗→教育機會的平等化並未導致個體間一種可觀的經濟平等

 ∵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學校的功能有二:

  1. 提供技能與知識→工人有更高的經濟價值
  2. 以現存經濟結構將人民社會化→工廠及其規則、權威方式、鈴聲(廣播)和等級制度將學校模塑

 

根據包爾斯與金提斯所言

  •       當資本主義實際上是產生問題的根源時→教育變成一種治療社會疾病的萬靈藥
  •       學校教育→改變人民

      而非→改變經濟系統

 

包爾斯與金提斯強調

  •       進步主義教育理論有其基本的缺陷

  →它整合、平等與發展的目標與 資本主義經濟原則兩相矛盾

e.g. 杜威錯誤地將美國社會描繪為民主,事實上是資本主義

 

包爾斯與金提斯認為→

  •       經濟「生產」人民(或人們的意識/觀點)

     ↑學校參與著這樣的人民生產的歷程

  •       改變學校並不必然改變現存的不平等

      →改變的只是人民對條件的認知與意識

  ∵經濟不平等的消除→是一個政治而非教育問題

 

方法與課程

  •       馬克思

  不贊同→布爾喬亞資本主義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教育

  ∵不信任課程內容&教授方式

  贊同→19世紀的美國公立學校

  ∵學校委員會由在地社區居民組成

 

馬克思

  •       提倡技術與工業教育非狹隘的職業教育
  •       提倡一種三部分的課程組織:

  1. 心靈教育

  2. 體育教育

  3. 科技訓練(貿易實踐訓練&產歷程的普遍原則)

 

馬克思觀點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影響

 

  •       其目的:確保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連結
  •       避免智性勞動與身體勞動之間的區分

e.g.克魯普斯卡婭提倡「綜合科技教育」

 

克倫

  •       發現當權者遵循著恩格斯&列寧的認識論教條,被感知者是客觀實在的一種拷貝或鏡像
  •       學習&知識的獲得→心智藉以從一種無知的層級抬升至知識層級的歷程→辯證歷程

i.e.一種物質與運動的辯證,必定存在於人對其物質實在的感知行動中,以尋求從其自身內在的法則來變更或轉化物質

 

  •       根據列寧的說法→

    每一微小行動就這方面造成相對(relative)知識,但累積這些事例將造成通過實踐所揭露出的絕對(absolute)知識

  •       列寧的「民主的中心主義」:

  同情→對無產階級困境

     需要的→小型的、紀律化的裝置

 

  •       政治意識型態氾濫的例子

     →李森科理論:認為後天的習得(acquired)的特徵,或可通過基因來轉移

     史達林在蘇維埃學校中教授此理論多年

  •       影響

     →蘇維埃農業上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制訂農業議與教育政策的從上而下地獨裁主義本質,克服所有的反對

 

  •       儘管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理論中有許多缺點很明顯→但教育理論家採用西方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的要素→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教育問題→建立新形式的批判教育學與政策

e.g.季胡《意識型態、文化與學校教育歷程》

  立場:通過複製宰制社會階級的認知、學習、說話、風格與方式,課程具體化文化的宰制形式

 

 

e.g.歷史-社會學科課程:

   近年來,圍繞著一種歷史意識危機的討論再度出現→「歷史之死」,導致一種無歷史觀點的發展

  →人們以一套接受觀念與條件被接受方式的預設,來加以運作,不尋求對這些條件與觀念的根源有所解釋或理解

 

  •       當代文化霸權在許多面向複製自身
  •       如阿多諾所顯現的,大眾製造物與文化工業的訊息,構成一種普遍大眾的特徵→結果即為馬庫色所描述的單向度的科技意識
  •       在美國歷史中,進步→看成是道德上的自我改善與自我規訓,而今日,進步→以單面向改善物質財產或技術成長的方面來看待
  •       這些觀點→否定了歷史意識的重要性

 

  •       季胡→這種無意識的歷史,已經以思考獨立性的成長為代價, 以及一種在大眾中思考更為理性的模式來加以發展

      →課程理論必須認知到社會文化條件與人類主動性本質之間的辯證

      學生必須被視為自我意識的施為者(agent),藉由適當的教育提高對社會文化實在的意識

 

教師角色

  •       馬克思主義較不重視在學習中遺傳繼承的角色→教師與學習環境的重要性。
  •       教育是一種「本質主義者」,主要處理事實性知識。
  •       大多都是老師主導解釋,而不是讓學生自行思考。
  •       教師使用的教材是經過標準化,因此教師不允許其他觀念帶到教室中。
  •       書本學習沒有受到重視→馬卡連科。

 

批判教育中的馬克思主義

  •       馬克思主義在西方國家,意義上是負面的→新馬克思主義出現。
  •       正統馬克思主義的特色之一:拋棄哲學,丟入「歷史的垃圾桶」。
  •       要求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造成之後跟隨者忽略哲學理論的地位。
  •       因為馬克思主義認為辯證唯物論可以用來解答所有哲學的需要。

 

  •       上述觀點對於近代的作品,不再只專注在某一方面,而是建立於跨學科的基礎上,將其重點聚焦於教育的批判分析。

 

※馬克思主義在教育理論上的影響:

  •       莎菈普:重視實踐,提供一種行動基礎。
  •       艾波:應用於課程理論及學校再製知識的方式。
  •       卡諾伊和李文:藉由經濟或政治的改革。
  •       季胡:「觀看的方式」。

 

※馬克思主義的長處:

  •       提供一個社會轉變的觀點,並提倡一種有目的的人類行動觀,通過那個轉化歷程才得已完成。
  •       批判性角色-能幫助社會以一種通常不會進行的方式來檢視自身的潛力。
  •       馬克思主義提倡所有人能夠取得資源,例如:大眾教育。

 

※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

  •       人道主義理想的烏托邦社會→菁英政黨結構、缺乏個人自由。
  •       馬克思主義對教育的信念是不中立的,因此導致正統擁護者傾向於灌輸單一,西方馬克思主義則處於邊緣批判的角色。
  •       艾波堅持社會階級不應該太快被丟棄。

 

馬克思主義

新馬克思主義

學生是接受知識者

學生有其自覺的能力

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漸漸脫離實踐,走向學術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馬克思主義與教育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姬蝶 的頭像
    姬蝶

    姬蝶-吃喝玩樂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