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心理學是一門記錄兒童成長軌跡的重要學科,透過相關理論的探討與研析,作為擬定有效教育策略的依據。
「即使是最麻煩的孩子,也有迷人的特質。……她屬於學童,學童讓她面對悲愁與不公,覺得自己是有用的人。這一年,她同樣無法提供一些孩子所需的幫助。有許多問題是她沒有解決的,但這並不是因為她沒有嘗試。她沒有放棄,只是沒有時間了。」﹝P349﹞
這本書讀來不有趣,雖細膩描繪出主角師生們的互動和個性,過於冗長的篇幅描寫稍平淡無奇的教學生活點滴,得要咀嚼多次,心得之花才從心底綻放!
「學童紀事」是兒童發展心理學參考書籍之一,內容並不艱深,而是能從中了解師生互動與學童心理發展。
我摘要書中感觸最深的菁華吧!
「教書是沒有規則可循的行業。不像醫生或律師,教師沒有訂下共同規則和職責。他們是社區僱來的,社區卻常常視為僕人,沒有加以善待。……研究顯示,許多最好的老師總是最快辭職。如果留在教育界,則傾向於轉到行政工作,行政工作代表這行業唯一真正的專業升級。……一般而言,普及教育、公立學校教育及小學教育,仍然是由女教師在位於城鎮的年輕精華區的小教室裡單打獨鬥。如果她願意,會想去教化好孩子和迫切需要幫助的孩子的心智。其中一些孩子的問題,她的訓練無法辨識出來。她摸索前進,沒有選擇。」﹝p57~61﹞
顯示美國教師薪水與地位低的嚇人,職業規範站在「老師不可以」誇張到讀者無法理解,在美國當老師原來不是為了高薪與退休金,而是通常家長與自己覺得自身很適合從事教職,而投入教職的艱鉅挑戰;
反觀台灣,教職不是因為有心從事而是謀生,私立中學通常以升學為主的高壓環境,生存著嚴格逼緊學生苦讀、打罵整肅管理學生的教師,有些教師明顯不是師範體系出身,沒有修讀過教育相關專業書籍,以體罰打罵教學戕害學子身心,我不否認努力念書才能考取好學校、好工作,但是來到學校求學就是一定要被這樣的老師整治的嗎?
所幸,草莓族世代的教師進入公立中小學教書後,致力扭轉劣質教學下的體罰、嚴厲管教,人性化、認真努力的教學方式教書,我不知道學生畢業後究竟能吸收到什麼?本身改變了什麼?我可以肯定的是,學生在義務教育裏百納無數知識,同時從教師的教學風格啟發、體悟到對社會與世界看法,沒有體罰與過度壓制的教育枷鎖讓學生的心靈不再扭曲受創,會影響學生的是教師、學校環境風氣、社會環境、家庭環境、自覺……
老師一職永遠都很難當,從前薪水低,現在想謀教職都很難,教甄可以是努力奮鬥了幾年都推不過的,當學生永遠很容易,古代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現在教學人性化,學生學習態度也自由化。
與其等到畢業後回想學校點滴、師恩難忘,或是後悔在學校就讀時沒好好用功,還不如自動自發的做個對學習勤勉更勤奮、努力不懈的學生,對老師的教學也是一種基本的尊重!
近來只有「台灣教育失敗」的感嘆和心灰意冷,不過18歲以下的學生真的會對教師和學校有基本的尊重嗎?
真的知道學習的意義嗎?
也許吧,就算齒冷,就算心寒到不想管束學生了,還是要遵遵告誡學生、指點學生走對人生的光明路,教師的職責義務大概是全世界上最沉重嚴苛,「上輩子殺錯人~這輩子還債來當教師!」有這種戲言來道盡當老師的痛苦呢!
推薦指數:☆
難易指數:☆
娛樂指數: ☆
收藏指數: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