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香港雙語制度可以成為父母教仔女嘅參考?

喺教養小朋友方面,父母都希望自己嘅仔女可以有一個良好嘅語言基礎,特別係英文。英文係全球通行嘅語言,無論係升學、工作定係同其他國家嘅人交流,流利嘅英文口語能力都係非常重要嘅。但喺台灣,學英文好多時只集中喺考試同補習,反而忽略咗實際應用能力。對比之下,香港嘅雙語教育制度提供咗一個好好嘅參考。

香港一直以「兩文三語」為語言政策基礎。所謂「兩文」指係中英文書面語,「三語」則係粵語、普通話同英文。喺香港嘅學校裡面,粵語作為母語,英文係教學重點,而普通話亦有一定比例嘅課堂用語。呢個多語環境令學生可以喺生活中自然接觸唔同語言,而唔係局限喺課室裡面聽老師講解語法或者笑話。

英語Oral能力:實用先行
喺香港,大部分學校都非常注重學生嘅英語口語能力(Oral)。學校唔單止會設有專門嘅Oral課堂,仲會鼓勵學生參加唔同形式嘅英語活動,例如英文話劇、辯論比賽、演講比賽同英語角(English Corner)。學生通過參與呢啲活動,可以用英文進行實際交流,逐步培養自信心同流利嘅表達能力。

相比起台灣,學生學英文主要集中喺課本上,偏重考試同練習題目,例如語法填空、閱讀理解同作文,口語部分則相對忽視。即使有口語考試,通常都係形式化為主,學生可能只需要背誦一段內容,真正靈活運用嘅機會好少。香港喺呢方面就顯得更加務實,學生需要喺日常課堂上隨時用英文交流,甚至有D學校用英文作為全校嘅教學語言(EMI學校),令學生由細到大都可以浸淫喺英語環境中。

澳洲英系國家嘅啟發
除咗香港之外,澳洲同其他英系國家亦係好嘅學習對象。喺呢啲地方,學校通常會將「聽講讀寫」四種技能平均發展,特別重視學生嘅口語訓練。老師會設計唔同情景式對話練習,讓學生喺模擬真實環境中使用英語,例如點餐、買嘢、求職面試等,確保學生能夠活學活用。而且,澳洲嘅學生多數都會參與多元化嘅課外活動,例如社交活動、義工服務同國際交流,呢啲都係鍛煉英文口語能力嘅好機會。

相比之下,台灣教育過度偏向書本知識,甚至令學生覺得英文只係為咗應付考試,冇辦法感受到英文作為語言嘅實際用途。父母如果希望仔女可以真真正正學好英文,就需要考慮點樣提供更多實用嘅環境畀佢地,而唔係只係報幾個補習班。

如何應用香港模式?
雖然台灣嘅教育制度未必短期內可以全面跟進香港或者英系國家嘅模式,但作為父母,我哋可以喺屋企創造一個更接近雙語嘅環境。以下係幾個實用嘅建議:

  1. 日常生活中融入英文:可以喺屋企設立「英文時間」,例如一星期幾日食飯時只用英文傾偈,或者睇英文卡通同電影,讓仔女慢慢習慣用英文溝通。
  2. 參加英文活動:幫仔女搵一啲英文興趣班,例如話劇、辯論或者遊戲工作坊,甚至可以考慮送佢地去參加英語夏令營,畀佢地喺沉浸式環境中學習。
  3. 增加口語練習機會:唔需要等學校安排,父母可以主動同仔女用英文對話,模擬唔同場景,例如喺餐廳點菜或者問路。呢啲練習可以喺日常生活中隨時進行。


香港雙語教育制度成功嘅關鍵在於注重實際應用,特別係對英文口語能力嘅要求,呢點非常值得台灣家長借鑒。如果仔女喺成長過程中可以養成用英文溝通嘅習慣,對佢地將來嘅學業同事業發展都會有莫大幫助。學語言唔係單單為咗考試,而係要令仔女可以用語言連接世界,呢個理念值得我哋每個人深思。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姬蝶 的頭像
    姬蝶

    姬蝶-吃喝玩樂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