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

台灣社會十年關鍵字!
不只是「貼近」,第一本由台灣人定義台灣社會的書籍!


  10K是要談什麼厚度/厭世代談什麼成功,
  活著就已經是成就!
  他們不悲觀,但是,也不樂觀-畢業背學貸,上班即窮忙。
  如果生活裡沒有一些小確幸,那還真的不如死了算了

  他們是九○年代前後,啣著滑鼠出生,素質最優秀的一代,也是在變化劇烈的年代中,徬徨、不安,疲憊地尋找光亮的「厭世代」。

  這樣的厭世感,是一種對處於貧流層低薪生活的自我嘲諷。

  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是厭世代們共同的困境。

  台灣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低薪導致年輕人失去夢想,在經濟壓迫下失去生活,整日被錢追著跑,因而成了厭世代,甚至就這樣落入貧流層再也無法向上流動。他們將何去何從,透過個案的訪談、數據探討與學者專家的研究,本書將一一呈現厭世代的生活與工作樣貌,並嘗試找出厭世代迷途未來的方向。

  之所以會有「厭世代」這個詞彙誕生,就是因為「厭世」這兩個字不只是網路的流行詞彙,更是年輕人的生活態度,那是一種無可奈何,不知如何改變,走鋼索般的人生,彷彿只要一個斷裂,生活立刻會陷入困頓。

  本書如實且誠懇地書寫,期盼能改變現狀,透過個案探討讓大家彼此理解、互相尊重,反映當下與當代的台灣社會。

本書特色

  嬰兒潮、M型社會、下流老人……種種描述台灣社會的名詞都是來自於翻譯、國外社會,只能「貼近」;終於,有了一本由台灣人定義台灣社會現況的書籍,實際採訪個案、瞭解他們的現實處境,走入青貧階級。讓圖表與故事訴說,屬於這座島嶼上年輕人每天睜眼必須面對的,真實。也讓本書成為「愛拚就會贏」的世代,與「厭世自嘲」的一代,對話開啟的橋梁。

名人推薦

  立法委員余宛如、勞工/《做工的人》作者 林立青、圖文創作者 消極男子、網beauty陳沂、許毓仁、厭世少年樂團、厭世動物園 厭世姬、關鍵評論網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鍾子偉、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 楊士範

  「如果可以不厭世,誰又想要很厭世?」-網beauty陳沂
  「年輕人要用自己的價值,去定義這個時代」-許毓仁
  花錢買快樂,但首先你要先有錢。-厭世少年樂團
  「厭世代是這一代台灣年輕人的現況,但我們依然懷抱著很多希望」-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 楊士範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吳承紘


  關鍵評論網專題副總監。

  雲林人,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系畢業。曾任行銷企畫、編輯、公關,記者,自由撰稿與攝影。著有《我們都相信秘密》,攝影協力《七種民宿的旅行》、《散步阮台南》等。

  於關鍵評論網所策劃與撰寫的《獨老者的餐桌》專題,曾入圍二○一六年亞洲卓越新聞獎視頻類與英國TheDrum的年度網路專題報導獎。

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設立於二○一三年八月。我們是一群對於現今媒體不滿又想要做出一些改變的人。有一直在媒體產業的編輯,有多年在海外各地工作的專業經理人,還有對於網路技術有熱情的開發者,以及一群對於我們這個夢想有興趣,願意一起幫忙的實習生、朋友以及許多外稿作者。

  我們夢想中的媒體是除了陳述事實之外,還能夠提供多元、不同方向的觀點,並為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不同平台提供各自適合閱讀內容。也讓社交網路世代的使用者,能夠更輕鬆的分享、討論和參與他們有興趣的議題。

 

眼見著時間一步一步快速來到2018年,部落客姬蝶也在部落格寫作時間超過10年,也在大學期間盛行的網路拍賣平台開始了販售二手教科書,由於姬蝶本人是念學非所用的社會科學學系,卻想不到22K低薪德政,影響力極大,導致南部國立地方大學畢業的姬蝶,畢業後離鄉背井北上謀職,卻只能找到低薪服務業,完全學非所用,當然也是學藝不精加上運氣和機會都很差,沒什麼人脈與機會,也因此從事了多年餐飲業外場工作,混口飯吃,工作之餘兼差二手書網路拍賣商店,也就是餬口飯吃的窮人,身為窮人可是紮紮實實在冷血的台北受盡冷嘲熱諷,正所謂「笑貧不笑娼」,大陸人某某作家的書就提到有錢人極有道德,就因為他有錢就高明!

 

6.jpg

2.jpg

3.png

4.jpg

5.jpg

 

身為業餘書評部落客姬蝶,極為推薦這本書,最好買100本以上給周遭完全不理解7年級貧窮窮忙族的老人家(6年級以上),當他們站在既得利益者這方批判窮忙族的活該及該死,卻沒想到窮人之所以會成為窮人實在有太多因素,台灣人是很習慣站在加害者的一方檢討被害者就是有錯,活該低薪窮忙,批判著就是青貧族在學期間不努力念書,學非所用,活該選到低薪服務業,每到月底又要喝西北風!

像是低薪時代,時不我予,即使是高雄的年輕住院醫師,也買不起現代高價的房子,高收入者收入正在逐漸下滑中,不斷倒閉的中小企業也讓以往高薪亮眼的會計業收入要喝西北風,連三師的困境都是僅比窮忙族看起來光鮮亮麗,實則賺多花多的消費型態,一樣也是無法養家活口!

低薪簡單說來就是惡性循環,一堆低薪工作者志向遠大的想要創業,卻難以存活在景氣險峻的低薪環境,十個創業者只有一個創業家才能成功存活過五年,更何況創業的資金成本極為高昂,這就產生很多騙資源的惡劣創業者只會占人便宜,當然這樣的事業不會長久也不會做大,自由市場的考驗就殘酷的淘汰了他們!

台灣目前說來就是把青年人才往外推,卻寧願花一年150萬的高薪招攬國外博士級人才的「人格分裂」國家,建議年輕人還未在台灣落地生根,世界很大,學好英文和多國語言闖盪到澳洲,越南或美國,先要考取足以謀生的國際級專業證照(比如美國會計師證照),但是低薪窮忙族渴望加薪也勤於投資自己,往往搞到月光族甚至是負債,窮忙族的父母也不敢退休而是做到死,閱畢本書,就連中小企業的老闆都知道人才外流的嚴重性,也知道低薪的殺傷力就是消費停滯,窮人愈不敢花錢,敢開業創業的富裕中小企業主就得準備愈多週轉金來支持新開幕的店家,好讓店家不會在蕭條的景氣下快速倒閉,說再多的建議,台灣中小企業主的特性是聽不進建議也不會加薪,反而更惡劣的方式是扣薪來逼迫員工自願離職!

厭世代產生了厭世姬的創作,就連台大外文系的高材生厭世姬也遭遇到悲慘身世和慘不忍睹的職涯發展,我想台灣年輕人的未來在哪裡?連執政黨也不知道!

厭世動物園:天天都有ㄐㄅ事,天天都厭世~【#各種眼神死ㄉ動物故事】

 

 

 

2016年11月,一張「別人結婚,干你屁事。」的圖文,在厭世姬經營的臉書專頁「厭世動物園」上,吸引了兩萬多個讚。讓這個原本小受注目的粉絲頁,瞬間爆紅。圖片印成各式文宣,光貼紙就破兩萬張;粉絲頁至今累積十五多萬個讚數。
 
「生而為人,我很厭世。」厭世姬透過一幅幅耍廢動物圖文,以厭世又不滿的直言風格,激起數十萬網友認同,成為年輕族群上宣洩情緒的出口。新書印量近萬本。厭世姬儼然成為新生代圖文書的明日之星。
 
厭世姬的母親,在她小時候得了憂鬱症,一度曾嚴重到必須住院。父親上班的時候,厭世姬必須要獨自面對母親。「媽媽在人前都很溫柔,但是在家就會為了莫名的小事而生氣。當時我覺得很恐怖。」
 
才念小學的她無法理解媽媽的狀況,只能默默承受。但母親在狀況好時,又會開車帶她去植物園、動物園,接觸大自然。「媽媽的憂鬱症一直沒好。」直到上大學為止,厭世姬跟母親的互動,總帶著複雜的情愫。雖然在母親重度憂鬱症的陰影下成長,但厭世姬的讀書過程也相當順利。聯考時,以全國前百名的高分進入台大法律系,但藝文底子的她對法律沒興趣,後來轉台大外文系畢業。看似一帆風順,厭世姬卻注意到家境的改變。

諸多的不幸,接連而來。剛上大學的時候,厭世姬母親得了癌症,發現的時候已來不及。母親過世之後,父親突然不去公司上班,每天窩在家看DVD。半年之後,在萬華的租屋處燒炭自殺。父親自殺那天,厭世姬晚上回家,發現沒看到父親,卻聞到一股濃濃的炭焦味:「那時候心裡在想,我爸是不是燒炭?然後又想這種事怎麼會發生在我們家身上。後來一路找到爸媽臥房浴室,一開門,我爸就躺在浴缸裡面,氣絕身亡。
 
「我就一直尖叫一直尖叫。因為我家都沒有人,就只有我的貓,貓那時候也不知道在哪。」厭世姬看似平靜,但語調略顯激昂地陳述父親身亡的場景。包括報警、後續處理等。我問她,親眼看到父親死有什麼感覺。「我那時候非常生氣,就覺得,啊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就想要摔東西。但又想到摔了之後還不是我自己要掃。當下就覺得自己很悲慘,就那麼生氣了,竟然還會想到東西是我自己要掃…。」講著講著,厭世姬的眼角泛出淚光。
 
過度的悲傷,也許會麻痺自我。厭世姬最親的家人全都過世,她獨自一人靠保險金生活。也許是一種麻痺感,她還是繼續在父親身亡的租屋處,住了兩年,就睡在父母的套房中。在台灣舉目無親的她,這段時間靠身邊的友人陪伴,才慢慢不再封閉自我。
 
「讓我覺得厭世的,就是聽到正能量這三個字。」厭世姬後來從事保險業務員工作,公司規定每天早上八點開晨會,每次開會就不斷喊著激勵口號。「聽到都想殺死這些人。」從每天喊口號,到經理最愛轉發的乙武洋匡奮鬥史,一切都讓她心生不滿。厭世姬發現業績好的襄理,靠的是媽媽的人脈、靠背景,都不是靠自己。「人家是政二代、富二代,這根本就是保險二代!」她後來就不幹了。「那一年的經驗,真的是造就我後來厭世蠻大的原因。」
 
從家庭變故到進入職場,厭世姬感受到,這世界沒什麼真正公平的事。所以厭世姬只要有看不爽的事,就會拿來創作。如果要說「厭世動物園」粉絲頁的主軸在講什麼?就只有一個:「有的人知道我的故事,會來傳一些正能量的東西給我。在那情況,我覺得一點用都沒有!我覺得很荒謬!我覺得那甘我屁事。每個人有他的困境,我有我的困境。」
 
厭世姬一邊上班,一邊以職場經驗創作圖文。維持每週必有一篇PO文的紀錄,持續累積人氣與粉絲。厭世姬作出許多大眾瘋傳的作品。從對海濤法師「假的」的名言嘲諷,到最近以英國消防隊救出小豬,小豬卻被做成香腸給消防隊吃掉的梗,來嘲諷上班族在資本社會中必遭奴役,而無法擺脫的現象。在在都打中時代青年的心。
 
以「厭世」為題,厭世姬的創作,與其要說是私小說作家那種自我毀滅式的創作,還不如說幾乎都是大家都會遇到的生活牢騷。雖然一樣不滿,卻不恨世。
 
「太宰治那種創作我不是沒想過,但我覺得那樣太累了。我的厭世就是懶、廢、消極。我爸剛過世的時候我也一度很憤世嫉俗,覺得幹嘛要上課幹嘛要工作,一切都很浪費時間很虛無。但後來發現憤世嫉俗還滿花力氣的。」厭世滿點,卻不算絕望。厭世姬用自己的態度,來面對人生。
 
「每個人又不一樣。成功有很多面向,正能量就是把成功的面向變得非常單一。」社會推崇正能量,推崇功成名就,可厭世姬就偏沒興趣。
 
這種略顯低調的人生態度,是否為父母雙亡後的明哲保身姿態?面具下的厭世姬,是否仍帶著悲傷,或一副對世界絕望的表情?誰也不知道。

撰文 : 傅紀鋼

厭世動物園:天天都有ㄐㄅ事,天天都厭世~【#各種眼神死ㄉ動物故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姬蝶 的頭像
    姬蝶

    姬蝶-吃喝玩樂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