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文】缺愛而發現愛 作家鄭如晴讓張鈞甯更幸福 (轉載康健)

「印象中我只見過媽媽一次,她有又大又圓的雙眼,卻怒目看著當時不到4歲、因為和她不熟悉而哇哇大哭的我,說了一句:『怎麼這麼愛哭,快回去啦,』」作家鄭如晴悠悠說著對母親僅有的記憶。

鄭如晴是文學作家,在文壇享有名氣,不過她更為人所熟知的身分,卻是「星媽」,她是藝人張鈞甯的母親。大家總愛讚嘆張鈞甯細緻的外表是來自媽媽的神基因,日前一張大女兒張瀛結婚照,母女三人同框,更被外界盛讚一家都是高顏值。
 

公主外表下的灰暗童年:該給她愛的人 都不在身旁


如果只看鄭如晴的外表,大多數人都猜測她是個被當成公主般養大的千金,但實際上,她的童年堪比童話「灰姑娘」,在不同的家庭裡寄人籬下,看盡人情冷暖。

她的父親是鹿港望族後代,家庭環境堪稱優渥,母親卻體弱多病,生下她之後纏綿病榻,無法照顧這位孱弱的小么女,只能託付給外婆。但當時外婆家人口眾多,對這位奄奄一息的新生兒,實在心有餘力不足,只好又轉託給舅婆。4歲時媽媽病故,幼年鄭如晴直到要上小學才回到外婆家。造化弄人,祖孫一起生活沒多久,外婆驟逝,她來到父親的家,與繼母同住。

「我曾經幻想過,會不會媽媽根本沒有死,」鄭如晴回憶,「小時候有一天我走在路上,迎面而來一位大眼的女人,跟媽媽長得好像,我突然覺得如果媽媽沒有死,會不會就是這個樣子。」
 

童年最大願望:如果一天我可以有顆荷包蛋吃……


母親在鄭如晴童年永遠缺席,父親又因當年的時空背景,被迫遠走日本,爸媽都不在身邊,只剩下年輕的繼母帶著沒有血緣的小女孩,「我長期在一種被忽視、沒有人照顧的狀態,」回到家時幾乎總是沒有人,桌上只有5毛錢讓她吃飯,成長期間的小女孩常常餓著肚子,「那時我一天最大的願望,是能有顆荷包蛋多好。」鄭如晴說著說著,氣氛變得沉甸甸了起來。

「小學三年級的過年,我領了5塊錢的壓歲錢,就自己跑到書局去找童話故事,我永遠記得那時我選了《比利時童話故事》, 裡面密密麻麻全都是文字,沒有半張圖片,我躲在角落一直看一直看,才知道閱讀竟然可以帶給我這麼大的快樂和想像 。」

「小學四年級左右吧,我突然發現,寫作可以彌補失落感,常常我的作文被貼在牆上,老師稱讚我寫得好,小女孩找到比別人強的地方。」鄭如晴說,自己是幸運的,透過寫作,「我可以透視到我自己的內心世界,我知道我需要、欠缺的情感是什麼,不用被孤寂感逼到自我放逐。」
 

生命有這麼多無奈 聚合離散全不由人


家庭天倫缺角的遺憾,讓鄭如晴對建立自己家庭格外渴望。「我無法從母親身上學到怎麼當媽媽,但我想,如果我為人母,我會對孩子充分尊重、對她們和顏悅色,付出十足的關懷,讓孩子覺得我是可以依靠的。很多的媽媽可能會受到情緒影響,或是遇到生命的挫折坎坷,孩子就不管了,」鄭如晴很篤定的說,「做為媽媽,就算天塌下來,妳的雙臂還是要能夠足以保護妳的小孩。」

鄭如晴曾隨夫婿到德國留學,先是半工半讀,後來兩個女兒接連出生,她放棄學位,全力照顧孩子與支持先生,沒想到這樣的付出,還是無法與孩子的爸爸持續維持感情,渴望愛的心靈,再度乾涸。

「當你苦苦覺得要藉由男性來提升自己社經地位的時候,不要忘記自己。也許兩人感情很好的時候,你可以期待,但是永遠要記得回過頭來成就自己,」鄭如晴眨著大眼,認真分享她的真實感受。
 

給張鈞甯姊妹的身教: 46歲媽念碩士 不請假不曠課 2年搞定


「我最大的遺憾,就是當年在德國為了成就孩子的爸和照顧女兒,中斷了學位課程,我一直耿耿於懷。46歲那年,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成立,鐵了心報考,我是錄取正式生唷,不是學分班也不是在職生。那時班上都是大學剛畢業的孩子,我都可以當他們媽了,有的老師也比我年輕,」鄭如晴眉飛色舞講起這一段當「老學生」的過往。

「當時我在國語日報上班,特別申請調換組別,換成星期二休假,我就每周二早上搭清晨06:50的飛機到台東,好心的同學都會來接我到學校,趕著上8點的課,一路上到晚上9點,在台東住一晚,第二天上整天課到下午3點,又趕著飛機飛回台北,直接進報社,刷5點的卡,」鄭如晴自信的說,「這樣的日子我過了整整一年,第二年課程少了點,但我一樣不浪費時間,二年級下學期寫完論文,通過口試畢業。這兩年來,我沒有跟公司請過一天假,學校也從來沒有缺課。」
 

沒人相信童年坎坷又孤單 「我就要活得像陽光照射的山丘般亮麗」


問鄭如晴,現在已經走出童年陰霾,培養出張鈞甯姊妹這般優秀的女兒,生活愜意自在,為什麼還要把往事集結成「細姨街的雜貨店」一書?

鄭如晴說,這些童年記憶對她來說,就是一篇篇人間故事,她最想要呈現的是舊時代的精神,那些隱約不外顯的糾葛情感,其實更讓人記憶深刻。她強調,並非要透過這些故事,博取讀者的感傷同情,而是要「藉文學的力量與文字藝術轉換生命中曾有的困頓,忠誠描述在你我生活中,都曾有過的恐懼和顛撲,透過時間給的素材,證明自己曾經存在。」

「更重要的是,要從生活的挫折失落中,忠實自我探索,如果有不夠好的地方,我們就誠實接受。只要發現本心,每個人真的都有與生俱來、自我滿足的能力。」


「如晴是我的筆名,那時我還住在德國鄉間小屋,有一年下雪時間特別長,成天陰暗見不到陽光,窮學生捨不得開暖氣,只能窩在廚房窗邊的餐桌,借著煮東西的餘熱取點溫暖,」她笑瞇瞇回憶,有一天早上在餐桌寫稿時,抬頭發現久違陽光出來了,直射在對面的一排山丘上,白雪靄靄的山頭,閃亮無比。

「我那時不禁放下筆,想著如果有一天,我的人生會不會像陽光山丘那般清明閃亮,那該有多好。」

眼前的鄭如晴笑咪咪的說,「雖然我曾經怎麼樣都得不到愛,但現在我活得很自在。缺愛,就去發現愛,就來創造。鈞甯姊妹每次回來,都抱著我說,媽我好想妳啊......這種回饋對我來說,就像小時候缺少的愛、曾經乾涸的那一塊,現在都已經全都補足了。」

「給自己溫暖、給別人溫暖,別人就會給你溫暖。」鄭如晴說,這是她的人生經驗肺腑之言。

轉載康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姬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